学习 > 旅游

天使的眼泪 ——台湾嘉明湖

Image
许家瑄 - 20/12/2018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作者有一次不经意地被人带上山,从此踏上登山这条路。最近她爬上台湾名峰之一的三叉山,那里有嘉明湖。嘉明湖随着阳光折射的不同,湖水变化成宝石般神秘的色泽,与周围的山相互映衬;远望那湛蓝,如梦似幻。

 

自古以来,登高而望远,我们总想往上爬,去到山顶上欣赏高处的美好风光。生于台湾的我,早期总觉得登山是一件“退休的人在做的事”,直到一次不经意地被人带上山,便流连忘返,从此踏上登山这条路,展开多场与山的邂逅。

 

台湾,一座面积不到3万6000平方公里的岛屿,由于造山活动频繁,超过3000公尺的高山有268座之多,除了著名东南亚第一高峰玉山外,其他经典名山更是不胜枚举,风景各具特色。众多登山路线分成很多等级,有一两天即可轻松完成的入门路线,进一步再分进阶、挑战、终极、神人等路线。此行我们选择的为一般进阶路线、被登山客誉为“天使的眼泪”的嘉明湖。

 

身负重担出发

 

嘉明湖位于台湾台东县海端乡,海拔约3310公尺,为台湾湖泊中第二高的高山湖泊。欲前往嘉明湖,须从台东的向阳国家森林游乐区进入,爬升的路程中会先后经过向阳山及三叉山两座百岳(注:“台湾百岳”指经由评选,超过3000米具奇险峻秀等特色之百座名山)。以嘉明湖路线来说,大多登山队伍会规划三天两夜的行程,而此行我与友人时间充裕,自行加码增加一天至四天三夜,笑称自己是“嘉明湖豪华登山团”。

 

待确认装备及食物都没问题后,我们就从登山口出发了。第一天,预计路程为4.3公里,从登山口2370米开始,爬升海拔高度约为500米,直到向阳山屋(2850米)。登山第一天总是体力充沛,即使一路上坡,伙伴们仍有说有笑,沿途云雾缭绕,别有一番风情。约莫傍晚,我们顺利抵达向阳山屋,大伙便分工合作准备晚餐。

 

由于山中水源及食物取之不易,我们必须衡量要带什么,不带什么,尤其是当每人身负十来公斤大背包之“重责大任”时,所有的感性就会被理性取代,变得斤斤计较。因此,我们会尽量简化自己的饮食计划,早、中餐以吐司或面包为主,晚餐大多是简单的干燥饭、泡面,偶尔加点菜;在山上,一切顺理成章地化作“大确幸”,弥足而珍贵。

 

面对美景无言以对

 

被阳光唤醒的第二天,我们睡到所有登山队伍都出发了才起床,原来,这就是所谓的“豪华团”,不赶时间,泡一杯咖啡,讨论一下今日行程,奢侈地享受静谧的晨间时光。

 

用完早餐,我们继续向前行。阳光普照的这天,其实路程并不好走,海拔一路上升,从山屋(2850米)到向阳山顶(3460米)约4公里的路程中即上升610米,从向阳山至今日落脚之嘉明湖避南山屋(335米)须再行走2公里,在每人身负重担的情况下,看着眼前我们须跨越的山头,肩膀本来不痛都开始痛,顿时倍感身上背包之沉重!

 

即使路途不易,幸好,一路美丽风景相随。步道一路穿越台湾铁杉林、冷杉林,然后逐渐豁然开朗,别有天地。往前走至山顶棱线,仿佛走在世界屋脊之上,取而代之的风景是一览无遗的交叠山峦,时而云雾缭绕,时而坦诚相见;停下脚步,近看裸岩,远望向阳大崩壁,气势磅礡,令人生畏。一步一步、翻山越岭,我们顺利抵达百岳之一的向阳山顶峰,山顶上一望无际,面对美景自是无言以对,我想,山之所以迷人,在于你只要给他足够的尊重,她可能会掏心掏肺地给你全部。

 

第二晚,我们落脚于嘉明湖避难山屋,离我们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但大家经过两天的上坡,体力大量消耗,回到山屋,再狭小的床位,躺下去就是天堂。

 

嘉明湖内敛而耀眼

 

转眼间,我们已经迈入旅程的第三天,这天我们预计前进到第二座百岳——三叉山,最后抵达到本次行程的高潮——嘉明湖,再原途折返回嘉明湖避难小屋,路程总共约9.2公里。这天,一样受到老天眷顾,艳阳高照,我们继续前行。

 

在前进的路程上,我们遇到众多山友,因山的缘分而结识。有的是甫刚入山的新手,亦有像我走了几座百岳,跃跃欲试的,而有些是已走过不知几座山头的前辈。

 

当我们登上三叉山时,便是被这样的缘分牵引,与初识的山友在山顶上为对方的登顶雀跃,并认同彼此的坚持,鼓励对方继续往前走,因为不远的前方,我们都可以看到这趟旅程中的宝藏。

 

果不其然,过不久,一个队友兴奋地大喊:“看到了!看到了!”一抬头,见到嘉明湖的刹那,太阳高挂,远望那湛蓝,如梦似幻,好不真实;随着光线折射的不同,湖水变化成宝石般神秘的色泽,与周围的山相互映衬,更显内敛而耀眼,当下终于能理解为何会称作“上帝遗失在人间之蓝宝石”,惊叹不已。

 

嘉明湖的成因可能为陨石撞击产生的湖泊,无论是否为真,这自然界落下这粒“天使的眼泪”,让我们在登高之余,已能体会到这自然界无私的赠与及美好,此时,我与友人相依而坐,对视而笑,享受暖和阳光下的这一刻,这宝藏——无价。

 

台湾作家谢旺霖在《转山》一书中提到:“流浪有时很苦,很多体力都消耗在旅途中,但很奇怪,回来就有力量。”他从云南骑脚踏车攀行西藏高原,是全程1800公里的壮游,相较于我们短短几天的登山之旅,不至漂泊或无家可归,但每天走上六七小时,连续走个两到三天,一趟旅程,回到家亦是倒头呼呼大睡。然而,很奇怪,“回来就有力量”,仿佛竭尽气力后的一种畅通,不但找回更多力气,更能重新面对山下生活的一切。

 

对我而言,就仿佛是人生的浓缩版,在前进的路上,总是汗流浃背,偶尔茫然无知,总希冀一路风景绮丽、顺利登顶。然而,突然的一场大雨,也可能成为你我人生最深刻的风景。我就在一趟趟登山的旅途中,一次次往上攀登,再一次次回到原点,逐渐贴近自己。

 

而登山这条路,依旧是条未尽之路。我还会继续打包,继续上路。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