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保健

识糖戒糖 多尝健康甜头

Image
陈映蓁 - 26/03/2019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糖一点都不“甜”——从保健的角度而言。

 

戒糖对健康的好处在网上流传,从减重到促进心脏健康,从预防糖尿病到降低癌症风险,戒糖似乎有利无弊。

 

网上言论是否正确?戒糖计划应如何进行?医生和营养学家提供专家建议;成功戒糖的人士分享戒糖旅程,希望大家少吃添加糖,多尝健康甜头。

 

完全不吃添加糖(added sugar),你做得到吗?

 

添加糖意即制造商加入食品的甜味剂,或是烹饪过程中加入的任何一种糖,例如白糖、冰糖、蜂蜜和果汁。

 

根据去年完成的最新全国营养调查,国人每天平均摄取60公克(约12茶匙)糖分,糖分来源包括饮料、糕饼和甜点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们每天其实只需最多25公克糖分。想达到这个标准,我们每天摄取的糖分必须减少至少35公克(约6.5茶匙)。

 

去年6月,方惠爱(40岁,自由撰稿人兼编辑)定下了更高的目标。为了减重和促进健康,她和伴侣展开“低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计划:每天摄取的糖分不超过15公克,而且必须持续至少一个月。为此,每天三餐都得亲自准备,并以蛋白质为主。除了盐、胡椒和新鲜药草,其余调味料一概不加,因为许多酱料糖分含量不低,例如一汤匙茄汁可含4公克糖,一汤匙照烧(teriyaki)酱的糖分可达7公克。此外,零食和甜点一律禁食。最“严格”的首两周,方惠爱连水果都不吃,每天唯一糖分来源是早上喝咖啡时加的牛奶含的乳糖。

 

方惠爱说:“长期来说,‘低糖’其实是维持健康饮食的良好习惯。在加工食品出现前,我们的祖先吃得非常简单,鱼肉、蔬菜,以及未加工的水果和坚果……选择丰富当然是好事,但在现今这个对‘吃’近乎走火入魔的时代,我们忘了食物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营养和能源。”

 

低糖饮食回报多

 

“低糖饮食”第二周,方惠爱开始看到回报:皮肤明显更透亮,青春痘没出现,而且长期困扰自己的慢性湿疹得到控制,脚上湿疹不再红肿或流血。此外,她的情绪更稳定,午餐后不再觉得困。到了第三周,体重减了1.5公斤,鼻窦炎也得到舒缓。

 

一个月后,她和伴侣渐渐吃回碳水化合物,也开始吃较甜的果菜如芒果和樱桃。至今过了约7个月,她的体重稍微回弹,但还是比开始“低糖饮食”前轻,而且慢性湿疹稳定许多。

 

方惠爱说:“我看待食物的角度变了,我现在常细读食物标签,特别是糖分含量,也更注意自己的糖分摄取。例如要点甜品,我就不喝白开水之外的饮料。如果有原味和甜味酸奶,我会选择原味酸奶,并加些鲜果。”

 

曾任饮食编辑的方惠爱坦言自己还是无法抗拒美食,但为了健康,她现在会限制自己放纵的次数,每天尽量吃得健康,有意识地选择饮食。

 

人体无需添加糖

 

在国外,“低糖饮食”已流行数年,美国知名儿科教授Robert Lustig的YouTube演讲影片《糖:逆耳之实》(Sugar: The Bitter Truth)2009年上载至今,观看次数超过810万。他在片中详细解释何谓对糖上瘾以及果糖(fructose)如何危害健康,催生了许多有关戒糖的书籍,例如美国一名母亲Eve O. Schaub和家人维持长达一年的“零果糖饮食”,并把体验撰写成书“Year of No Sugar”。澳大利亚一名律师David Gillespie为了减重而开始戒糖,并把“糖=毒物”的理论和证据编写成“Sweet Poison”(“甜毒”)一书。

 

网上亦有许多戒糖报道,宣称戒糖有助减重减脂,促进心肺健康,加强免疫能力,以及降低患上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对此,受访医生和营养师同意减少摄取糖分,特别是添加糖确实对身体有益,但若像方惠爱一样同时少吃碳水化合物,或许弊多于利。

 

黄廷方综合医院营养师黄俊咏说,排除碳水化合物的“无糖饮食”可能意味着少吃了有益健康的全谷物和果菜,长期而言或导致营养不良。他说:“所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包括全谷物、果菜、豆类和乳制品都会在消化后分解为‘糖’,但这些食品为身体提供能源及营养,所以每天必须摄取。”

 

换言之,此糖非彼糖,消化碳水化合物所得的糖是身体不可或缺的葡萄糖(glucose)。我们应该少吃,甚至完全不吃的是营养价值低的“添加糖”。“添加糖”一般包含不能化作能源,而且有损健康的果糖;果糖不会触发胰腺生产胰岛素,因此不会导致血糖升高,但它会直接进入肝脏,分解成尿酸和脂肪酸。

 

新加坡中央医院内分泌学顾问医生李芳庆说:“人体不需要任何‘添加糖’提供的热量。低糖饮食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吃大量蔬菜水果以及适量低脂蛋白质及复合式碳水化合物。糖会提供热量,却没有其他营养价值(意即empty calories),又不像蛋白质或复合式碳水化合物会让我们饱足,所以高糖饮食的热量很容易超出日常所需,导致体重增加。许多人在减少摄取糖分后,体重显著减轻。”

 

饮食须全面考量

 

戒吃添加糖虽有益健康,但要加强戒糖的减重效益,同时亦须考虑饮食其他部分。新加坡中央医院高级营养师黄慧媺说:如果日常饮食糖分高,而且常吃高糖加工食品,低糖饮食确实有减重效益。但要有效减重,必须考虑所有含热量的饮食;标榜“无糖”(sugar-free)的饮食亦未必等于零热量或有益健康。

 

黄慧媺说:“我们的热量来源包括三大主要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任何一种营养素的摄取量过大,都会导致体重增加。要有效减重,焦点应该是‘热量平衡’(energy balance),就是摄取和耗费的热量差别。每个人的热量需求不同,要看活动量、年龄、体重、身高和其他身体状况而定。例如全谷物虽然对健康有益,但摄取量过大也会导致热量过多。”

 

开始任何减重计划之前,特别是变化相当大的饮食计划,其实应该咨询医生。莱佛士医疗高级家庭医生李时安解释,医生会判断你是否有低血糖(hypoglycaemia)的风险;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冒冷汗及感觉恶心和混乱。

 

李时安医生说:“我们必须记得大脑细胞缺乏糖代谢(sugar metabolism)就无法运作,蛋白质和脂肪无法作为大脑能源。”

 

要安全并有效戒糖,受访营养师建议少吃加工食品,多吃新鲜食材,例如以高纤维的果菜和全谷物取代缺乏营养的甜食。汽水、果汁饮料、调味酸奶、加工谷物、糕饼和其他加工食品少碰为妙,每天应享用的是种类繁多的果菜和全谷类。

 

改变饮食选择之余,我们亦须改变思维。正如美国白宫糕点师傅Bill Yosses在《纽约客》一篇2011年的报道所说,糖应像番红花(saffron)一样珍贵并谨慎使用,而不是成为主要材料或饮食的基础。作者Eve O. Schaub说得更直接:“人生有许多捷径,但没有任何捷径会全无后果。在我们的操纵下,糖‘开辟’了许多捷径——食物更美味、生活更便利,饮食加工业的利润越来越高。但我们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

 

认识常见添加糖

 

市面上的添加糖至少有数十种别称,例如红糖、黑糖、玉米糖浆、枫糖浆、蜂蜜和浓缩果汁等,有些看似“健康”或“天然”,但其实作用和人工制造的甜味剂大同小异。

 

营养师黄俊咏说:“食品标签的成分表一般按照比例大小排列,用得最多的材料排第一,之后的材料由多至寡顺序而排,所以阅读成分表时要注意前三甲是否有任何添加糖。”

 

以下列出常见添加糖,细读食品标签时记得带眼识“糖”,避免无意间摄取过多糖分。

 

·Sucrose:蔗糖

 

蔗糖的正式化学名,意指最常见的食用糖,例如白砂糖、冰糖、红糖、黑糖和蔗糖浆(evaporated cane sugar)等虽然加工程度各异,但都归类为蔗糖,吃了后果大同小异。蔗糖是一种双醣,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蔗糖的甜味源自果糖。

 

·Fructose:果糖

 

自然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之中,是甜度最高的天然糖。吃水果时,果糖会连同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同摄取,因此不对健康构成太大威胁。喝果汁则另当别论,因为果汁不含纤维,而且糖量可能比某些汽水更多。

 

无论是以果汁(如fruit juice concentrate,即浓缩果汁)或结晶果糖(crystalline fructose)的形式添加到食品之中,果糖其实有损健康。

 

·Corn syrup/High-fructose corn syrup(HCFS):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

 

由玉米澱粉制成,功效包括软化食物,加强保水性和延长保质期,故被食品制造商广泛使用。高果糖玉米糖浆(HCFS)是经过酶处理的玉米糖浆,果糖含量更多,甜度更高。

 

HCFS被视为肥胖的罪魁祸首之一,摄取量过大亦会增加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患病风险。

 

·Agave syrup/nectar:龙舌兰糖浆/龙舌兰花蜜

 

提取自龙舌兰草汁液的甜味剂,果糖成分可高达90%。因升糖指数低,一度被视为“健康”甜味剂,但研究证明,就体内作用而言,标榜“天然”的龙舌兰糖浆其实与高果糖玉米糖浆大同小异。

 

·Barley malt:麦芽糖

 

发酵麦芽提炼而成,又称饴糖、胶饴、糖稀,甜度不及蔗糖,但同样含有相当多的葡萄糖和蔗糖,以及一小部分果糖。

 

·Molasses:糖蜜

 

甘蔗或甜菜制成食糖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虽然矿物质含量比蔗糖多,但论分量不足以对身体形成显著效益,而且糖蜜仍有大约一半成分为蔗糖。

 

·Maple syrup:枫糖浆

 

枫树汁液熬制而成的糖浆,有些面包厂商会当作甜味剂使用。口味独特,而且含有矿物质,但含量不高,主要成分始终为蔗糖。

 

·Sucralose(蔗糖素)/Stevia(甜菊糖)/Saccharin(糖精)/Aspartame(阿斯巴甜)

 

标榜“无糖”(sugar-free)的加工食品,往往是以上述人工合成的代糖取代蔗糖。上述代糖的特点是甜度高、热量低(有些甚至是零热量),而且不会影响血糖。

 

不过,长期食用代糖会如何影响身体,目前仍是未知数,因为缺乏权威研究。此外,以代糖取代蔗糖,亦未必有益控制体重或避免糖尿病,因此还是应该酌量摄取,能免则免。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