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怀旧

20年代本地华文报章广告图像中的南洋风情

Image
姚梦桐 - 12/07/2014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新国民日报》、《南洋商报》及《星洲日报》的创刊,近代广告形式随着华文日报进入人们的生活。

 

受到当时提倡文艺作品必须具南洋地方色彩的创作观影响,广告文字与图像互补,大大丰富了广告的本土风情色彩。

 

19世纪末新加坡华文日报上的广告,大多是文字的告白,直到20世纪初期图像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告中。这种图文并茂的广告,讲求以形象、线条收到吸引读者的视觉效果,具备广告性质和绘画艺术的特点。

 

那么,当年广告图像的题材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解读广告图像中的南洋风情?

 

“风情”是一个地域特有的风土人情。“南洋风情”涵盖“南洋”地区(南中國海附近的东南亚诸国,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风土人情”,它蕴含丰富多姿的自然风貌,社会民生,民族风俗礼节等等。

 

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新国民日报》、《南洋商报》以及《星洲日报》的创刊,社会急需广告图案的人才。于是一个个教导画像、画图以及兼授广告图案的美术学画室,应运而生,从而培养了不少绘制广告图像的人才。

 

随着广告图像进入华文日报,文字与文字互补,大大地丰富了报章广告的本地色彩。

 

让我们看看以下几则广告:

 

在“缝纫机” 广告中,背景是水边浮脚楼,画前方少女穿着长及膝间的宽松上衣和长裙,是马来族的传统服装。图中的女子姿态优雅,脸上带着欣喜的微笑,似乎在叙说心中的话语:我今后再也不必那么辛苦地一针一线去缝制衣服了!

 

尽显鸡犬相闻的淳朴民情

 

在“象牌鞋子”广告中,两名小孩边跑边说:“哥哥,不要跑得太远了。这间小铺挂的那个牌子岂不是写着代理南洋的字样吗?”

 

“ 对了,利便(方便)得很呀,我们进去买罢。”

 

广告图像中用亚答叶铺盖的店屋、高耸的椰树、树上的累累果实,还有赤脚的小孩,尽显鸡犬相闻的淳朴民情。

 

“麦精”广告图中,身体壮硕的男士手中拿着一杯“麦精”,显得精神奕奕。只见他身穿马来传统无领上衣,腰围纱笼,头戴“宋谷” ;向远方眺望,远景中可见浮脚楼幢幢,椰树婆娑摇曳……

 

在上述数个广告图像里,出现了亚答叶铺盖的店屋、高耸的椰树、浮脚楼、腰围纱笼,还有马来男人“宋谷” 和少女传统服装,加之把日常话语融入其中,形象地表现出本地不同族群的文化特点和生活面貌。

 

广告灵感与南洋色彩文学

 

20世纪20年代,马华作家认为既然生活于斯、衣食于斯,就应该关心南洋社会。因此,他们提出文艺作品应书写南洋社会面貌和人文景致。

 

文字与画笔相通

 

让我举出马华作家张金燕写于1927年2 月的小说《三姨》一段文字来说明:

 

“渔村的处处都是芭蕉、椰树、槟榔、木薯……。除了亚答的斜檐盖和用加影叶做的矮屋和高离地的土厝,其他式样的房屋一概没有。厝前后都挂着渔网和渔夫们的用具。那些洗了澡,露了肩头的少女正在井边三群两群地把衫儿、‘纱郎’用番石榴的短棍槌洗。”

 

从这段文字可见,张金燕显然有意识地把南洋景物写入文学作品里。如果我们将上述文字中的“芭蕉”、“椰树”、“槟榔”、“木薯”、“亚答的斜檐盖”、“加影叶做的矮屋”,厝前后挂着渔网和渔夫们的用具,以及少女用番石榴短棍槌洗“纱郎”等景象,通过画家富于浓烈色彩的笔触去描绘,不正是一幅幅洋溢南洋风情的画作吗?

 

广告绘制者为传达商品信息,将日常话语、身边景物,不自觉地或者有意识地通过艺术手法融入广告中去。这可能是抱着关怀本土的心态,也可能受到当时文学思潮的影响所致。

 

因此当我们在谈南洋风情画时,是不是应该为我们的先辈艺术工作者,留下更多鲜为人知的宝贵记录?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