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文化

访2015新加坡文化奖4得主 向辛勤的文化播种人致敬

Image
陈宇昕 , 周雁冰 , 邓华贵 - 17/10/2015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每年10月都是收成文化硕果的季节。

 

一代又一代艺术家辛勤地为土地播下文化种子,默默接受所有掌声、冷眼与批评,成藤成蔓成花成果,慢慢结出一座美丽的文化园林。

 

今年的新加坡文化奖有四位得主,他们是:画家蔡名智(84岁)、多元表演艺术家陈灵(69岁)、华文作家林高(65岁)、英文剧作家哈里斯沙玛(Haresh Sharma,50岁)。

 

每年这个时刻,让我们一起向本地文化工作者致敬。

 

陈灵:希望人们像我一样逆流而行

 

旅居纽约的陈灵(Margaret Leng Tan),今年8月回国参与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呈献了一场精彩演出,大受好评。她以嘉年华会的畸形秀为主题,探索欢笑背后的人性阴暗。

 

近年来人们都称陈灵为玩具钢琴家,但她更视自己为多元表演艺术家,除了弹奏现代钢琴、玩具钢琴,她的作品中也包括演唱和演剧的成分。

 

对她来说,身边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表演元素,不应该为特定乐器所捆绑,最重要是创意。

 

陈灵在国际成名多年,对于这次获得文化奖肯定,她受访时说,这绝不会是人生的转折点,得奖固然好,但没有得奖也不会怎么样。

 

■结识约翰凯奇是人生转折

 

陈灵人生的重大转折,则要回到她自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后,邂逅美国前卫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说起。

 

陈灵16岁离开新加坡,凭奖学金入学茱莉亚音乐学院,1971年成为该学院史上第一个考获博士学位的女性。毕业后她接触了约翰凯奇,1980年两人 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陈灵说,约翰凯奇改变了她对音乐、对生命的理解,打开思维,从此以新的方式观看世界,感受生活中的一切声音。

 

她把她的人生分成“前凯奇”与“后凯奇”两个阶段。如果没有遇见约翰凯奇,可能现在的她会是一个古典钢琴演奏家。

 

“我多么希望身边的人也能像我一样,逆流而行。比方说,当我听见水喉滴水的声音,我会停下来听它的节奏的变化,但现在人们完全隔离在自己的世界,专注于手上的屏幕,插着耳机,对一切视而不见。这是一种伤害。”

 

对她而言,艺术和人生都要不断演化、改变、创新。她认为创意不会因为你坐在工作室里苦思就会出现,而是在生活中,好好体验观察,灵感才会自然涌现。墨守成规,只会让人卡在夹缝里,无缘更广大更震动人心的世界。

 

来临的12月陈灵将庆祝70大寿,但这位音乐探险家仍对一切事物保持好奇,继续探索不同的可能。

 

蔡名智:觉得自己走对路了

 

84岁的写实画家蔡名智得文化奖,采访时最关心的不是讨论自己,而是要感谢他的太太李文彦。

 

他说,李文彦是了不起的画家,但是为了丈夫与家庭,宁可牺牲事业。“如果不是她,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80多岁才得奖,算是受到国家的肯定,是晚年的一种乐趣吧。”

 

1931年生于中国汕头的蔡名智,6岁时为避开日军炮火随父亲南来新加坡。他1950年踏入南洋美专校门,两年后毕业。

 

蔡名智从艺65年来坚持写实主义创作风格,不想改变也不屑改变。他1956年发起赤道艺术研究会并任创会主席,以写实主义挂帅的作风还曾引来老师钟泗宾的笑“骂”,说他把崇尚南洋艺术的学子们引入他途,是个“叛徒”。

 

1980、90年代,蔡名智画牛车水、新加坡河、船厂工友和红头巾;他为国家政要、商人作画,设计钞票,一笔一画记录我国社会、景色和人文的变迁。

 

通过本地美术馆、博物馆的展览,很多人都看过蔡名智的几大名作,包括1955年完成的《马来亚史诗》,1959年的《国语课》,这些作品都会在即将开幕的国家美术馆展出。

 

蔡名智也画过我国大部分政要,包括多位总统的肖像。除了现任总统陈庆炎,其他六位前总统他都画过。建国总理李光耀他更是画过多回。

 

■更想画小人物

 

蔡名智说,艺术家要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内容,让观众接受、看懂。艺术品无需靠画家去解释,或者让观众看到满头雾水。“就好像写文章写得别人完全看不懂,其实就是一种失败。”

 

如今蔡名智儿女事业有成,儿子是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科学与科技院院长,女儿在本地任妇产科医生。大约从2006年开始,他不再接受客户订画,选择只画自己喜欢的、想画的作品。

 

从小人物画到大人物,现在蔡名智又再回归小人物。他把以前积累下来的速写拿出来参考,画成大画。“还是画人物,但是更想画小人物,像街边小贩、工人。”这些历史中不知名的人像,在画布上重新被赋予生命。

 

至于文化奖奖金,蔡名智也已想好要怎么处理。“我想出一本比较有纪念性的画册,把过去有价值的作品放在一起作为记录。”画册目前还在收集资料的阶段,估计年底出版。

 

对于过去65年的创作生涯,蔡名智说他很幸运,义无反顾坚持写实,作品也一直受到大家欢迎,有很多被收藏。他说:“我觉得自己走对路了。”

 

林高:是“老东西”持续启发我

 

今天是林高的66岁生日。

 

昨天则是他太太的生日。

 

在这样的日子里接过文化奖奖章,对两人来说,大概是最棒的生日礼物吧。

 

回忆自己的写作生涯,林高谦逊地说,他开窍比较慢。

 

林高,本名林汉精,1949年出生。1970年代他发表散文集《不照镜子的人》与《抛砖集》,1980年代赴台大深造,暂停创作。90年代陆续出版 《猫的命运》《往山中走去》《林高文集》《笼子里的心》《被追逐的滋味》《数字拼合人生》等散文与微型小说集,至今创作不辍。前年出版的《林高微型小说》 更在去年获得新加坡文学奖,最近也正式在中国大陆发行。

 

1980年他放下教鞭,以“超龄生”身份前往台大中文系修读本科。虽然台湾文坛当时正处(后)现代主义的高潮,但影响他最深的反而是中国古典文学经 典。他说,那些“老东西”持续启发他如何融会贯通感受事物。因此他写作,即便是微型小说,也更偏向于探索个人内心,着眼于生活日常,而非追求故事情节的震 撼。

 

■少数致力评介新华文学之人

 

林高近年也醉心于新华文学评析,2012年推出评论集《倚窗阅读》,今年则出版《遇见诗:读19新加坡诗人》。

 

文学评论在本地相当匮乏,林高是少数致力评介新华文学之人。

 

他总谦称,自己并不是学术出身,无意治史,也并未刻意、系统性评介,只是阅读后有感而发。他相信文学作品都有普世性也有本土性。本土面向,更适合本地读者发掘。

 

本地阅读风气令人担忧,许多人抗拒本地作品,有时是因为找不到入口,林高希望他的评析能为一般读者打开一扇窗。评介对作者也是重要的,他说:“就像做菜,你总希望吃的人告诉你好不好吃。”

 

退休后林高更专注于写作,每天早上都习惯写一写。目前他已向艺理会申请写作基金,计划集中评介本地小说家英培安的作品。

 

60岁以后林高也开始写诗。他曾经以为自己写不出诗,不过这几年好像突然开窍了,越写越勤。

 

若要说遗憾,林高表示,至今还未好好经营中短篇小说。

 

不过正如他说的,他总是开窍得迟,或许哪天他就写出来了。

 

对此,林高但笑不语。

 

哈里斯沙玛:能做全职编剧深感幸运

 

四位文化奖得主当中,哈里斯沙玛的年纪最轻,却已有大半辈子投身编剧工作。

 

50岁的哈里斯沙玛是本地英语戏剧界知名剧作家。虽涉足剧场25年,但他坦言站在其他文化奖得主旁边依然战战兢兢。尤其是为这次访问和林高、蔡名智肩并肩摄影完毕,他笑说:“不知我哪来的荣幸,能站在这两位前辈旁一同合照!”

 

过去25年来,哈里斯沙玛写过100多部剧本,是本地最活跃编剧之一。他属本地少数全职剧作家,1990年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后成为必要剧场驻团 编剧至今。1994年,他获颁蚬壳-国家艺术理事会奖学金远赴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修读剧本创作研究生。

 

百多部作品中,可看出哈里斯沙玛对社会问题、边缘人物及小市民的人文关怀。他在作品里触及一系列广泛题材,涵盖各种社会弊病、族群关系、教育制度等,以真诚朴实的笔调勾勒出许多新加坡社会现象。

 

■剧作《偏》被选为文学课文

 

他在1993年创作的《偏》(Off Centre)因准确刻画精神病人的世界,在当时颇为罕见而引起巨大反响,并在2006年被教育部列入O和N水准英国文学会考课文。

 

回顾多年来的创作,哈里斯沙玛也认为《偏》是他至今最引以为豪的剧本。“《偏》可谓伴随我走过剧作家生涯的跌岩起伏,尤其是当作品被列为教材而走入校园,实在令我感到欣慰。”

 

能在新加坡从事全职编剧,哈里斯沙玛坦言自己是幸运的。“过去25年来,我担任同一个剧团的驻团编剧,无需担心作品是否有机会上演,每个月也有固定薪水。像在英国,我知道许多编剧还需要加入社团,把剧本寄给大小剧团,希望有人会对剧本感兴趣而将它搬上舞台。”

 

至于作品内容,哈里斯沙玛表示一直享有许多创作自由。“我从不需要审查自己的作品,就算作品被列为某个等级也不介意,毕竟这是必要的,对整个业界发展也有帮助。”

 

他也希望本地教育制度将来能把更多重心放在文艺方面。“除了教导小学生国家领袖是谁,也应该让他们认识更多本地艺术家。”

 

→7青年艺术奖得主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