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

年长者结连理渐多未成年结婚趋少国人趋向迟婚

Image
刘丽仪 - 13/09/2015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去年的结婚人数创下历来最高纪录,离婚率则微降,是自2001年以来的新低。

 

在这些新人当中,老来步入婚姻殿堂的年长者越来越多,未成年少男少女则越来越少。

 

统计局数据也显示,结婚的年龄持续推迟,无论首次结婚或再婚男女的年龄中位数都提高。

 

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转变?

 

受访辅导员和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价值观改变,银发族更勇于追求爱情;

 

而随着性观念开放、家长的‘权威地位’不再,许多年轻人就算怀孕也不愿结婚,坚持单身生活。

 

本地去年有更多60岁以上的人步上红毯,10年来翻倍;2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减半。

 

受访辅导员和社会学家说,随着社会价值观改变,银发族更勇于追求爱情,外籍新娘也让年长男性有更多选择。至于未成年者,他们认为随着性观念开放,加上家长“权威地位”不再,许多年轻人就算怀孕也不愿结婚,坚持追求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

 

根据统计局2014年结婚与离婚数据显示,60岁以上结婚的国人有增加趋势。去年结婚、年龄超过60岁的男性有374人,比2004年的163人多124%,新娘则有68人,比10年前的34人多了一倍。

 

在妇女宪章下结婚(即不包括回教婚姻)的夫妇,87%的年长新娘是和同样超过60岁的男性结婚;不过,60岁以上男性仅12.6%是和同年龄层的女性结婚,近半新娘年龄介于40到54岁。

 

年龄相差15岁以上的老夫少妻,去年共151对,较前年少34对,当中76%的新人是再婚者。在妇女宪章下结婚的夫妇,年龄超过60岁的新郎娶了年龄介于20到24岁的新娘共有四对,他们的年龄差距至少36年。

 

年龄差距至少35岁的有四对,男的介于55到59岁,迎娶的新娘介于20到24岁。年龄差距30岁以上的则有25对,25岁以上的有92对。

 

至于老妻少夫方面,去年共有5036对,较前年增加8.21%,首次结婚的新人占了73.6%。当中年龄相距五岁以上者从前年的999对增至 1011对。年龄差距最大的至少21岁,共有五对,去年就有一名60岁以上的新娘嫁给介于35到39岁之间的男子。年龄差距至少16岁的则有14对,其中 六名介于50到54岁的女性嫁给30到34岁之间的男子。

 

社会价值观改变 年长者更勇于追求爱情

 

翱翔辅导中心主任袁凤珠受访时说,寻找第二春的年长者以男性居多,原因不一,很大程度是因价值观改变,加上性需要,离婚或丧偶后都会积极寻找伴侣。

 

他们大多数迎娶来自中国和越南的外籍新娘。外籍女子愿意远嫁到本地以取得居留权,这增加了年长男性的选择。“现在的男性心态年轻,不认老,更勇于追求爱情。”

 

飞跃家庭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凌展辉认同袁凤珠的看法。他说,社会文化价值观改变了,大众对于年长者再婚不再带有异样眼光,反而为他们找到老来伴而高兴。“其他各方面条件也改变了,例如年长者现在的生活更活跃,认识异性的机会也就增加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郑宝莲副教授说,年长者再婚增加是个好现象,显示社会价值观改变了,愿意接受离婚者再婚。“再婚者对婚姻保持乐观,没有因为之前的破裂婚姻而裹足不前,社会大众也更宽宏,愿意接受离婚后再婚。”

 

未成年男女结婚大幅减少

 

去年,未满18岁结婚者有30人,和2004年的135人相比,减少约77.8%。介于18岁到20岁的新人则从2004年的1374人减至去年的621人,减幅约54.8%。在他们当中,女性占了78.4%。

 

袁凤珠说,现在社会性观念开放,性行为不再像以前只是结婚夫妻的恩爱行为,少男少女偷尝禁果“闹出人命”,结婚并非唯一选择,部分未婚妈妈坚持不结婚。

 

袁凤珠处理过一个个案:少女怀孕,双方父母和准爸爸都希望两人结婚。少女坚持要当未婚妈妈,生下小孩后还上载照片到面簿,似乎以未婚生子为豪。

 

袁凤珠认为,现代人提倡人权、让孩子享有自由,父母希望成为孩子的朋友,权威地位不再。上述怀孕女儿坚持不愿结婚,父母也就无可奈何。不像以前,父母只要提高声量,孩子都乖乖照做。

 

她说:“其他因素如堕胎比较普遍,小孩也受影星歌星未婚生子或选择当单亲妈妈的影响,认为是潮流,有样学样。”

 

凌展辉说,社会价值观改变,同居越来越普遍,未成年男女不愿太早结婚,干脆同居,等生活比较稳定,例如男方服完兵役,或者等到有能力买房子,才决定是否要和对方长相厮守。

 

“就算要结婚,也会在21岁之后,起码避开法律规定未成年夫妻必须上辅导课;其次,大部分父母也不鼓励孩子未成年就结婚。”

 

去年离婚率微降

 

去年离婚个案及离婚率都微降,不过,受访的辅导员提醒,即使本地社会更能接受男女离婚后再婚,也不应轻易离异,夫妻关系须由双方诚心经营,才能长久。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离婚个案从前年的7525起减至去年的7307起,减幅主要来自在妇女宪章下结婚(即不包括回教婚姻)的夫妇,从前年的5863起减至5618起。

 

男女离婚率去年皆下跌,每1000名年龄20岁或以上的已婚男居民,去年有七人离婚,前年则有7.3人离婚。已婚女性的离婚率从前年的6.9人下滑到6.5人。在2001年,男女的离婚率分别是6.2人和6.4人。

 

同过去一样,婚后五至九年的夫妻最容易出现怨偶,去年就占了总离婚个案的30.5%,其次是结婚20年以上的夫妻,占21.2%。不过和2004年相比,前者从37.6%减少了约7.1个百分点,后者却增加了一个百分点。

 

夫妻忽略经营婚姻

 

离婚日趋普遍

 

飞跃家庭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凌展辉说,夫妻联名买组屋,婚后不幸出现问题,为避免亏损,会尽量“忍”到五年后,卖掉房子才离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尝试挽救婚姻,如果过了五年还是不行,就会毅然放手,展开新生活。

 

结婚超过20年仍选择离婚的夫妻,很可能婚姻早就亮起红灯,只是要等孩子长大,完成责任。他辅导的一个个案的夫妻就告诉他:这场戏已经演很久了,孩子大了,不需要再演下去了。

 

凌展辉最担心的是,当社会越来越能接受离婚后再婚,反而让夫妻忽略经营婚姻之道,只要意见不合,就选择离婚,而不是去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凌展辉说,这就像一个人如果买了新车,平时不注意维修,抱着反正市场上有很多新车,坏了就换新车的心态,就不会珍惜。“其实只要你换一下黑油,换一些零件,车子就可以继续开很久。为什么要忽略车子,让问题累积到一切都不能挽回?”

 

婚姻之道也一样,如果抱着“出现问题就离婚,(反正)外面的选择多”的心态,往往在相处时就不会互相包容,如果出现小摩擦也不思改善,这样的态度即使再婚,通常也会走上离婚之路。

 

袁凤珠:自我中心 婚姻大敌

 

翱翔辅导中心主任袁凤珠说,婚姻大多在三年后开始出现问题。如果夫妻经过两年的努力仍无法修复关系,就会选择离婚,因此结婚五到九年后离婚者居多。

 

她认为,现在的人比较自我,两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男女结婚后,往往容易产生问题。

 

她说:“他们缺乏正确的婚姻观,选择跟着感觉走;感觉一不对,就选择分开,没有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恒心。”许多人也因为工作时间长,在职场和异性相处时没有保持距离,也导致婚姻亮红灯。

 

家长是离婚“祸首”?

 

袁凤珠也碰到一些个案,“祸首”其实是家长。看到孩子婚姻不如意,他们往往鼓励孩子离婚,表示愿意照顾孙子,以致这些年轻夫妻没有后顾之忧。“父母的用意是为了孩子,但过度介入孩子的婚姻,也会影响孩子对婚姻关系的态度。”

 

至于结婚20年以上仍选择离异的夫妻,她认为主要是因为现今的诱惑太多,结婚数十年的中年人经济能力较好,开始“作怪”。一些妻子不了解丈夫的生理要求,过了40岁就拒绝行房,也是丈夫出轨的导因。

 

迟婚现象更普遍

 

迟婚现象更普遍,辅导员认为,这和女性主义抬头、生活素质提高、追求理想生活有关。随着女性地位和要求越来越高,男性必须更加拼搏,具备更好的条件才结婚。

 

统计局数字显示,去年男性首次结婚的年龄中位数从10年前的29.4岁推延至30.2岁,女性从26.7岁推迟至28.2岁。再婚的年龄中位数也提高,男性再婚年龄从2004年的40.5岁增至去年的42.7岁,女性则从34.7岁提高至37岁。

 

此外,未满30岁的结婚率也较10年前下滑,超过30岁则相对增加。去年女性结婚率最高的年龄层介于30至34岁,十年前则是25岁至29岁者。

 

结婚年龄推迟是正常发展

 

飞跃家庭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凌展辉说,结婚年龄推迟是很正常的。现今社会不管男女都要发展事业,大学毕业或当兵后,往往要好几年才能有较稳定的生活。

 

尤其是生活素质提高,出国游玩、出外用餐等消闲选择更多,为了追求更理想的生活,就必须具备更好的经济能力;换言之,不管男女都必须在事业上寻求更好的发展。

 

凌展辉说,有能力追求理想生活的女性,婚姻相对不在她们的人生追求清单上。“女性的生活水准高了,对另一半的要求也跟着提高。”

 

工作影响单身男女交受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郑宝莲副教授说,女性迟婚,生育被推迟,也就更难建立大家庭。不过,女性当然也不能为了传宗接代就草率结婚。

 

她认为亲家庭或灵活工作制的观念应该改善,本地一般都倾向于照顾有孩子的工作人士,单身男女还可能因此加重工作负担。“如果员工说要回家照顾小孩,老板只好放行,但年轻单身员工,不可能告诉老板说今晚要去聚会不能加班或周末不能工作。”

 

工作时间太长,单身男女的社交活动相对减少,认识异性和发展交往关系的机会受影响,结婚当然也延迟了。

 

个案

 

先孕后婚青少年渐少

 

索迪亚今年61岁,但已有三个曾孙,可说是本地最年轻的曾祖母之一。

 

她16岁结婚,大女儿17岁因怀孕而结婚,接着她的次子在21岁时,也因17岁女友怀孕而结婚。

 

索迪亚受访时说,当年大部分人都早婚,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如果不是怀孕,我当然不希望他们这么早结婚;自理能力都有问题,怎么照顾家庭?”

 

结果,她要求女婿搬来同住,直到孙子一岁左右,才让他们搬出去,学习自立。

 

没想到她次子的两个女儿也在16岁和17岁时因怀孕而不得不结婚。索迪亚说:“我很开通,只要小两口考虑清楚,未成年结婚也没关系。”她最小的两个儿子则在30岁才结婚。

 

早婚在本地社会越来越少见,孙女在十六七岁结婚是否会招来异样眼光?索迪亚说,现在和她的年代完全不一样,大家看到孙女隆起的肚子,也知道这是不得已的。

 

家中有女初长大 母亲七上八下

 

为免陷入和索迪亚同样的困境,家长大多从小开始灌输孩子正确的性观念,教导孩子自我保护,避免孩子因怀孕而不得不早婚。

 

陈丽欣(41岁)在女儿上了中学后就非常关注女儿的交友情况,也不时和女儿讨论性观念及对未来的规划,以免女儿因为好奇而“闹出人命”。

 

她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女儿念完大学,工作几年,思想较成熟才结婚。“还没成年的小孩,也没看过世面,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对未来的要求;太早结婚,其实是抹杀孩子的未来。”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