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新加坡

更多病人拟定预先护理计划 提前安排医疗和护理意愿

Image
余忠达 - 27/06/2019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病人拟定后的预先护理计划会被输入求诊医院的系统中,过后每一家医院的医疗人员都能知道病人的医疗护理相关意愿。顾问医生蓝依龄坦言,尽管参与预先护理计划的人数有上升趋势,在本地推行计划仍有不少挑战。

 

陈笃生医院拟定“预先护理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的人数逐年上升,从2013年的415人增加至去年的1279人。这显示,越来越多本地病人愿意和家人讨论,如何安排自己的医疗和健康护理。

 

陈笃生医院普通医疗部门拟定“预先护理计划”的病人,就从2012年的47人,增加到2018年的323人。

 

负责在陈笃生医院推广预先护理计划的顾问医生蓝依龄(45岁)受访时说,该计划让人们通过讨论,提前安排自己未来的医疗和健康护理。“病人病情严重到无法和家人沟通时,家人至少能遵照病人的意愿做安排。”

 

病人拟定后的预先护理计划会被输入求诊医院的系统中,过后每一家医院的医疗人员都能知道病人的医疗护理相关意愿。

 

蓝依龄医生的病人黄亚袅(87岁)前年拟定了自己的医疗护理相关意愿。黄亚袅说,10年前中风后,健康开始出状况,她在计划里声明,只愿意在能自理的情况下活下去。“有了这项预先护理计划,我更能安心生活。”

 

黄亚袅的女儿林明琼(60岁,行政人员)受访时说,母亲在预先护理计划中表示不想做任何侵入性手术,若碰上需依靠生命维持仪器的情况,也不会选择保命。“母亲年事已高,她觉得动手术未必能改善病情。”

 

林明琼说:“母亲非常重视自己能不能独立生活,她中风后虽然有些行动不便,但还能自理,只有外出时需要轮椅。她常说,若她真的需要生命维持仪器才能保命,就让她走吧。”

 

蓝依龄坦言,尽管参与预先护理计划的人数有上升趋势,在本地推行计划仍有不少挑战。例如,死亡的话题在亚洲社会向来是个禁忌。

 

“好些病人的家属也觉得讨论如何安排病人的医疗护理,等于夺走他们的希望。”

 

与预先医疗指示不同

 

蓝依龄强调,拟定预先护理计划与预先医疗指示(Advance Medical Directive)不同,后者是一份法律文件,只有在病人得了不治之症且陷入昏迷状态时才生效。

 

拟定预先护理计划时,医生和病人讨论的主要是病人想要的生活品质,和他们想如何生活,而并不只是临终护理问题。

 

预先医疗指示属于机密文件,院方并没记录签署文件的人数,因此无法判断是否有更多病人签署这份文件。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化,院方近五年来主要与年介60岁至70岁的病人讨论预先护理计划。蓝依龄说:“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参加计划,包括健康和年轻的公众,而不只是较年长的病人。”

 

预知详情,可浏览acp@ttsh.com.sg或拨电6359 6410询问。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