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新加坡

百年社团前世今生

Image
陈爱薇 - 04/11/2019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新加坡开埠200年,最早成立的几个社团也差不多这个年岁。在悠悠历史长河里,100年算来应该正值壮年,但走过一个世纪的社团多已显露老态。

 

今年庆祝100周年的五家社团,地缘性、血缘性和业缘性都有,草创初衷差不多,但后来发展各异。它们站在历史的中间点,回首来时路有风雨也有风光;转过头向前看时,未来的路会如何走下去?

 

海天游艺会 午晚餐情感联络站

 

星期一中午记者来到丹戎巴葛林德金路(Lim Teck Kim Road)的海天游艺会(下称“海天”)会所,楼下租给印度餐饮店。从旁边陡斜的楼梯爬上去,几名理事已坐在那儿喝茶聊天,下午1时15分准时开饭。

 

这一桌家常饭菜其实相当丰盛,以炭火熬了三个小时的老火汤是主角,还有煎鱼、卤猪脚、腐皮卷、炒青菜和甜品,全是由海天唯一全职阿姨煮的。大家以广东话(严格说起来应该是“广府话”)闲话家常,惬意地夹菜饮汤,吃饱喝足约两点多就各自散去。

 

这是海天每逢星期一和星期五的例常午餐聚会,会员每个月缴70元就能参加,若带朋友来一餐额外再缴10元,每次约有七八人。

 

另外,每隔三个星期的星期三海天会有一次晚餐聚会,每次大概两桌20人。晚餐是一次缴600元(10餐),由外烩包办,贵精不贵多,有鱼翅和乳猪等。

 

会长尹崇明(68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现在聚餐是我们的主要活动,午餐的传统已经维持超过60年了。晚餐聚会一些会员其实是不来的,为了支持这项传统所以缴费。晚餐以前两个星期一次,但因为会员忙碌,所以我们改成每三个星期一次。相隔一个月太久,会员年纪都大了,隔太长时间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

 

海天目前约有70名会员,大多超过65岁,最年长的90岁。海天会所有四层楼,早期活动都在四楼较大空间举行。如今会员很难爬上四楼,而且人数渐少,所以活动都在二楼举行。

 

广东人的俱乐部

 

看似沉寂的海天,曾经是一个以广东人为主的活跃俱乐部,和潮州人为主的醉花林,以及福建人为主的怡和轩齐名,还经常公演粤剧筹款。

 

1911年广惠肇方便留医院(现称广惠肇留医院)成立,慈善医院经营不易。粤籍闻人黄福基(又称黄亚福)等人发起耆英善社,积极为本地慈善公益事业、中国水灾和山东惨祸(1928年)等筹款。它也是首个把话剧(文明戏)演出带到本地的团体。

 

耆英善社后来改称海天俱乐部,最后易名为海天游艺会(因为粤籍人士把文娱演出称为“游艺会”),寓意“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陈嘉庚领导新加坡华社成立星华筹赈会支持中国抗战,海天是星华筹赈会广帮办事处。

 

根据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于1982年至1985年间的口述历史访谈记载,牛车水东兴茶室东主方焯佳回忆道,海天是广帮筹赈祖国(中国)难民的主要籍贯之一。中国有什么大日子如抗战和国庆,海天都会出去卖纸花筹款,一角、五分或一分都好,放进钱箱里就算是救济祖国难民。

 

戏剧演员梅启康也是海天游艺会社员之一,有一次海天游艺会演出粤剧《吕布与貂蝉》为中国难民筹款,他还饰演董卓一角。那张剧照后来曾在晚晴园的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二战史料展厅里展示。梅启康在1942年的日军大屠杀时丧命。

 

1945年二战结束后海天购置尼路楼宇作为会所,后来受市区重建计划影响搬迁,上世纪60年代初购置丹戎巴葛的现有会所。

 

1978年海天庆祝60周年时为丹戎巴葛民众联络所筹募扩建基金,义演粤剧《凤阁恩怨未了情》筹得近25万元。香港知名艺人如新马师曾、沈殿霞和郑少秋都曾参与海天的筹款义演活动。

 

粤剧从公演唱到餐会

 

老一辈粤剧爱好者陆续逝世或退休,公演活动逐渐淡出;但会员对粤剧的热情不减,转移到海天内部继续唱。

 

今年90岁的卢鹤龄是海天最年长会员,1983年加入,在尹崇明接任前他曾担任会长约20年。他回忆道:“有一晚我在养正念书的同学叫我们到那里吃晚餐,后来大家都成为会员。当时已经没有公演戏剧了,不过粤剧爱好者在晚餐聚会时会去听戏和唱戏,还有四五名乐师伴奏,后来唱戏的人也没了。”

 

卢鹤龄现在每逢周一和周五午餐聚会来报到,然后才到自己开在克罗士街上段(Upper Cross St)的会计楼上班。

 

另外一名资深会员何国才是在2000年加入,只要人在新加坡,每周两次的午餐都尽量不错过。他打趣地说:“广府人很懂得享受人生!以前有钱就打麻将、听粤剧,所以当初广惠肇的人组织了海天,打麻将有抽水(抽佣金),一方面娱乐一方面做善事。现在这里还是一个开心的地方,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天。”

 

据知,早年即使是有钱人,也要通过“黑白子”(白石子表赞成、黑石子表反对)投票才能加入。如今海天已开放给非广东省人士参加,不过还是会慎选,最重要是人品正派。

 

尹崇明(68岁)是在2004年跟着卢鹤龄到海天吃晚餐后加入成为会员,已担任会长六年。

 

他说:“我们有在物色接班人,接下来应该会有一两名50多岁的加入,但是没有会员的下一代参加。加入会馆是尊敬先辈,比较家庭式,所以爸爸会带孩子去。海天是俱乐部或友谊会,和会馆不同,是爸爸和朋友之间无拘无束聊天的地方,属于爸爸的个人空间,不会带孩子来。”

 

原本海天想建四层楼电梯,但费用至少要80万元,因此他们退而求其次,准备在楼梯安装自动式电动轮椅,至少让行动不便的会员能够到二楼参加活动。

 

今年9月海天在会所设宴庆祝100周年庆典。尹崇明说:“欢庆100周年后海天进入新的里程碑,我们会举办更多活动,为海天游艺会注入活力。”

 

宗乡总会:鼓励社团梳理各自珍贵文物

 

根据1960年出版的《南洋学报》,1824年华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约31%,有3317人;虽然人数不算多,但在之前两年却已有会馆成立。1822年成立的会馆有宁阳会馆(广东)、惠州会馆(客家)和应和会馆(客家)。

 

20世纪初我国贸易昌盛,中国移民剧增,会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据粗略统计,日本入侵前新加坡的地缘乡县组织有76个,血缘姓氏组织40多个,行业组织100个,其他还有工会、俱乐部和文化艺术团体。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目前共有238家会员团体,当中226家是宗乡团体,另有12家准会员(包括文化艺术组织和校友会等华社团体)。根据宗乡总会记录,拥有5000名或以上会员的有五家,少过50人的有两家。

 

宗乡总会会长陈奕福说:“本地会馆大多数有60至200年历史,许多都保存完整史略,显示它们辉煌的过去,以及在建国历程中卓越的社会功能。因此,宗乡总会鼓励它们积极梳理各自会馆的文献、珍贵文物和档案等。我们也计划成立一个小组给予适当的协助,希望能鼓励这些历史悠久的会馆和社团与时俱进,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

 

花县会馆 蓝头巾的同乡情谊

 

花县会馆(简称“花县”)墙上的老照片仔细一看,有不少是女性,这是其他社团少见的。她们多是蓝头巾或妈姐,当年基于对同乡的一份宝贵情谊,愿意把血汗钱捐给花县会馆。

 

本地建筑女工除了最广为人知的三水红头巾,还有一批主要来自广东省花县和清远的蓝头巾,以及江门周边镇乡和东莞的黑头巾(在船舱底洗油污)。

 

73岁的花县人徐莲凤配合记者要求,还原50年前她和母亲李转好当蓝头巾的样子。除了原有的蓝底白点头巾和扁担,她还特地借来畚箕,穿上深色衣裤和围裙,模拟和搬演当年搬砖和挑砖的工作情况。

 

翻开记忆,徐莲凤说:“和许多花县人一样,我的母亲李转好当了一辈子的蓝头巾。她每天早上6点多就出门,傍晚5点多回家,经常看起来都很累。当时一天工资只有4元,主要工作是搬砖挑泥,午餐她通常只吃简单的白饭加长豆和腌橄榄。她一直做到六七十岁才退休,80多岁去世。”

 

母亲有两块蓝头巾,每天回家后会洗干净和用薯粉水浆过,晒干后硬硬的更容易折成方形。后来好些人改用蓝底白点的头巾,因为比较好看。

 

徐莲凤结婚后仍需帮补家用,约25岁时母亲介绍她到玛格烈通道(Margaret Dr)一带的组屋建筑工地帮忙。当时往高楼搬运建材的工作已有机器代劳,所以徐莲凤只是做一些杂工如搬砂石和砖块,不必攀高爬低,一天工资12元。

 

徐莲凤后来买了立达道(Delta Ave)的组屋,也是母亲推荐的。她解释道:“那座组屋我母亲有参与建筑,她午休时会躺在工地吃饭睡觉,说那里很凉,所以叫我买。”

 

和很多蓝头巾一样,李转好闲时会自己卷根廉价红烟来抽。可以想象,每一口吸进的是无尽沧桑,吐出的是悠远乡愁。和同乡闲话家常是难得的快乐时光,所以李转好经常会到花县会馆走动,有时儿女也会随行。因此徐莲凤从小就对花县会馆产生感情,时至今日,周末她还常会到那里和同好一起唱粤曲。

 

花县在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因花山得名,目前属于广州花都区一部分。会馆至今仍保存一块花山石块,纹路犹如一朵朵黄菊花。海外花县人分布甚广,在巴拿马、秘鲁、旧金山、多伦多和新马泰都有。

 

重整旗鼓为长远运作铺路

 

花县会馆于1911年12月正式注册成立时,会址原本在牛车水万拿街(Banda St),后来购置豆腐街(Upper Chin Chew St,已不在)九号屋。1931年政府征用馆地建组屋,同乡筹募资金买下现有两楼半店屋。1935年花县加入碧山亭公所,目前也是广惠肇碧山亭属下16家会馆之一。

 

花县积极参加各项筹款活动,也数次购买碧山亭坟地地段,并带领会员参与碧山亭春秋祭。其他日常功能包括介绍工作、同乡联谊、寄钱回乡等服务,1962年花县还接待过花县人香港影后尤敏和粤剧泰斗白玉堂。

 

从挂在墙壁上的照片不难发现,花县在举办活动和与海外同乡交流方面相当活跃,单单在1947年男女老少会员就至少出游两次。上世纪70至90年代会务处于高峰期时,男女会员约500人。

 

2005年花县连续涉及三起官司,主要针对合法领导权问题。2012年曾锡源担任理事长(现称“正会长”)后重振会务,同时装修会所和改建楼梯,成功以每月逾万元出租楼下店面。之后花县每年有八九万元盈余收入,目前已存了60多万元。曾锡源希望五六年后存款达到100万元时可购置另一处充当会所,然后把现有房产整栋出租,为会馆的长远经营铺路。

 

多办活动招揽年轻会员

 

粗略估计,目前新加坡花县人至少有8000,但会馆会员只有约180人,和1970年代的巅峰时期相差甚远。

 

曾锡源的父亲曾焯连也是会馆一员,父亲去世后第二年(1973年)他才入会,当时只有29岁。他说“以前每一个花县人都会参加会馆,来这里交换讯息。现在时代不一样,不流行了,不然就是去联络所或俱乐部。很多人会觉得会馆像老古董,一些受英文教育者也比较缺乏根的观念。”

 

75岁的曾锡源称自己也是老古董,但心态年轻,对年轻人来说应该是个老顽童。他很欣慰今年8月举行100周年庆后,年轻人发现花县其实相当新派,也有受英文教育的会员,所以自愿参加,甚至希望成为理事。

 

2012年重组的青年团目前有20余人,年龄介于18至40岁。曾锡源说,祭拜活动年轻人可能比较没有兴趣,所以花县做出改变。除了举办联谊活动,青年团也经常出国交流,参加在广州花都举办的“花都恳亲会”,与世界各地的花县同乡共聚一堂。

 

来自马来西亚文冬的副会长庾潍诚(43岁)是在2015年才加入的生力军,他也是一名研究《易经》的哲学博士。

 

“很多年前从报章看到花县会馆的纷争,有一些害怕。后来我在机缘巧合下加入,从开始的陌生到接触到认可,所以决定留下来和会长一起努力。100周年庆是一个很好平台,让更多人知道和认识这个会馆的人事和会务。未来我们会朝推广华族和本地文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新加坡和花都年轻一辈的经商活动。会长多年来从中国进口五金等货物到新加坡,年轻人有需要他可以提供意见。”

 

对于庾潍诚这名有学问和愿意奉献的年轻人,曾锡源显然非常满意,还笑言:“他的年纪比较小,但是心态有点老。下一届我就半退休,由他做会长,有事不要找我啦!”庾潍诚连忙回应:“这句话开玩笑的。”你一言我一句之间投射出这个百年会馆的和谐与活力。

 

为何都是“广东帮”?

 

五家庆祝百年庆的受访社团都是“广东帮”,这也不完全是巧合,有一些历史渊源可追溯。

 

1819年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时,船队木匠曹亚志是广东台山人。他在新加坡开埠初期从家乡引进了许多宗亲及乡里,从事木匠和水泥等建设工作,并于1819年成立曹家馆,1822年成立宁阳公司(后来称为“宁阳会馆”)。根据中国《广东省志》估计,19世纪初至1925年,抵达海峡殖民地和从当地转运他处的华人中,约300万名是来自广东和福建两省的契约华工,广东籍占60%至70%。

 

对广东社群深入研究的本地自由文史工作者李国梁说:“除了卖猪仔(契约劳工),到南洋的还有一批是反清复明者。相较于潮州和福建人通过庙宇凝聚乡亲,广东人更多以会馆作为平台。”

 

社会角色的改变

 

即使在二战结束后,广东帮的会馆还是继续成立,如1948年成立的顺德同乡会(现称顺德会馆)。当时社团不再需要筹钱救祖国(中国)和抗日,更多是介绍工作,资助老乡回中国的船票,筹赈水灾灾民等。

 

李国梁也说:“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籍贯观念淡化,不需要行业“保护”(工作只留给自己人)。1970年代社团的功能转变成联谊,举办歌唱班和粤剧班等,以及清明和重阳等节日祭祖。后来联络所(现称民众俱乐部)冒起,社团的功能性进一步减弱。

 

“像我这种50多岁的第三代,对社团还有情意结,因为是祖先父辈传下来的,年轻人就很难讲了。我觉得社团要继续下去,很重要的是要有文化活动,而且是比较特别的。如会馆的舞狮团和武术团形象正面,就能够成功吸引到不是跟父辈脚步加入的年轻人。”

 

 广东黄氏宗亲会黄忠狮英姿再现

 

配合今年9月的百年庆,新加坡广东黄氏宗亲会(简称“广东黄氏”)特地从中国佛山添置了一头黄忠狮。威风凛凛的黄忠狮在晚宴上表演时,让许多会员缅怀过去宗亲会瑞狮团的风光年代。

 

舞狮在清朝时已流行于广东省各地,衍生了佛山狮和鹤山狮两大源流派系,并把古代英雄人物融入狮艺之中,如《三国演义》里的黄忠。广东黄氏推崇的“黄忠狮”,最大特征是脸部黄面白须,头顶上有权威角,身上以黄花色斑为主,代表慈祥稳健。

 

1957年黄华煜等人成立黄氏瑞狮团。狮团曾参加许多政府和民间活动,如牛车水狮艺会、广惠肇碧山亭公所活动及1967年国庆大游行。随着70年代初黄华煜去世和青年会员减少,狮团最终停止活动。

 

今年百年庆典时,义顺集选区议员黄国光和广东黄氏正会长黄冠超为新添置的黄忠狮点睛,接着由理事黄飞民和他的狮团负责表演。黄冠超受访时说:“有了这头黄忠狮,我们也希望能够光复狮团,这得看人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是否足够。”

 

新理事会新作风

 

广东黄氏的前身是黄大本堂,成立年代因资料缺乏已无从考究。从一些史实推断,会馆成立应该有超过100年。

 

1940年黄大本堂成立“大本堂新加坡广东黄氏互助社”,协助贫苦宗亲解决和共谋福利。1960年中期,会员人数一度增至超过千人。1990年代广东黄氏难以负担在广东民路会所的翻新费用,会务几乎停顿,会员减至300人。宗长黄永权借款周转,1993年搬到芽笼11巷二楼的自置房产迄今。

 

如今广东黄氏会派代表参加海外世界黄氏恳亲盛会、组织短程旅游,和春秋二祭在会所和到碧山亭祭祀先贤。

 

黄冠超(71岁)是在2018至2019年届走马上任的新会长。新一届理事会希望在会务上做出一些改变,以及配合新加坡开埠200周年,所以决定做百年大庆。他说:“我们目前会员不到80人,去年起也开放给其他籍贯入会,不限于广府人,已吸引到一些40多岁人士参加。此外,第四代年轻会员黄钰清已在筹备青年团,希望能注入更多活力。”

 

黄钰清(31岁)在祖父母去世后想要寻根时,才开始接触到广东黄氏,并于去年入会。翻看到曾祖父1940年的入会表格,她感到非常高兴。

 

她说:“老会馆没有什么更改,也算是一种‘大幸’,所以我才有机会看到曾祖父长什么样子。我觉得社团未来应该多和其他社团合作,现在要吸引年轻人加入已经很不容易,还要细分成这么多社团。”黄钰清活跃于多个社团活动,尤其是舞狮和武术方面。她也筹划文化节和拍摄短片,2016年获首届宗乡总会杰出青年奖。

 

谭氏宗社保留娱乐与祭祀传统

 

推开谭氏宗社会所大门,听到久违的搓麻将声,社长谭江源和总务谭绍良来到就先为祭坛上香,一幅很典型的“会馆画面”。

 

尽管2000年时政府经修改公共赌馆(私人组织豁免)通告,社团等注册组织在条件允许下可让会员打麻将或玩纸牌等社交活动,会馆林立的街道已很少传出麻将声。旧人走了、新人不来,是许多小会馆面对的挑战。

 

谭江源(79岁)分析道:“100年前的草创期,主要为外来同乡解决基本的衣食住行。1950年代早期南来的乡亲已安顿好,接下来就是帮忙解决身后事,所以当时会馆买了土地用作土葬。后来不再土葬,这方面的问题也没有了,年轻人就更不会参加这种‘老人团体’。”简单几句话,道出许多本地社团的发展缩影。

 

宗社目前约有七八十名会员,大多数年龄有七八十岁。谭江源在2011年退休后才接下会长一职。

 

“现在的会员都是以我们的孩子为基础。拿我来说好了,有办活动时我会尽量叫孩子带孙子来参与,希望在我过世后他们会来参加。你要在外面拉人进来,很困难。我们是资源有限的小会馆,肯定会碰到会员减少的问题。以后啊……按照我的推想,可能会是小会馆联合大会馆。不过会馆应该不会淘汰,新加坡政府很注重华族文化。”

 

多从事洋服和洗衣业

 

谭氏宗社于1919年成立,1922年购得客纳街(Club St)68号两层楼宇作为永久会所迄今。会所于1967年和1992年,先后由谭荣发和谭兆宁发起重修。

 

早年会员主要是来自广东四邑(新会、台山、开平和恩平)的广府人,多从事洋服、洗衣、酒店与厨务行业。1927年和1952年宗社在广惠肇碧山亭先后购建第一和第二总坟。1979年政府征地,正副总坟迁骨火化后分置在两瓮内,安放在宗社祭坛。

 

宗社在二战光复后,会员一度达300人。60年代宗社增设互助会照顾社员福利,同时设立康乐组。康乐组排演粤剧折子戏,在社庆和春秋两祭表演,还曾应邀到广播电台丽的呼声演唱。1992年康乐组重组,兼设卡拉OK俱乐部,也组织到邻国观光。

 

谭江源说:“十多年前卡拉OK还比较流行,现在热潮过了。我们现在凝聚宗亲的活动主要是清明节和重阳节祭拜,以及中秋节、端午节和会庆。随着交通发达,我们有去香港,澳门、马来西亚与谭氏社团交流,或者在新加坡接待他们。”

 

有趣的是,原来谈、谭、许、谢四个姓氏是一家亲。所以谭氏宗社和本地许氏及谢氏社团往来密切,谈氏在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较常见。谭氏宗社将于12月8日在港湾城万兴酒楼举行庆祝晚宴,预计席开二三十桌。

 

鹤山会馆武术醒狮团让年轻团员发挥所长

 

鹤山会馆武术醒狮团今年12月的100周年庆典,团长李福华(58岁)交给年轻一代去筹划,让他们有发挥的机会。

 

10岁就入会的李福华去年起担任团长,他认为时代已不同,老一套可能行不通。他说:“我在20多岁才加入大会(新加坡鹤山会馆理事会)成为理事,当时年轻人提意见不常被接纳。后来我担任文书一职,到了44岁才成为正财政,现在负责康乐。

 

“现在是科技时代,要给年轻人发挥所长,尤其是在电脑和设计方面。这一次百年庆我让青年团负责筹备,如接洽商家,当然重要决策还是要请示我们。这样他们就不会感觉被忽略,觉得只有要表演时才需要他们,对狮团也更有归属感。”

 

从前开会时是写中文念广东话,现在是要写和念中英文,还要使用新媒体,对李福华来说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他说:“年轻团员很多是知识分子,像是老师和公务员。但他们的中文不好,为了让年轻团员了解狮团要什么,以及狮团要了解年轻团员要什么,使用英文是必须的。”目前狮团约有50名团员,年龄层跨越老中青三代。

 

百年庆典订在12月14日,上午在水车路(Kreta Ayer Rd)会所有狮团和贺寿活动,晚上在裕廊战备军协美满楼设宴约90桌。

 

新加坡首支南狮团

 

鹤山会馆武术醒狮团的前身怡怡堂瑞狮团是新加坡第一支南狮团体,创立时由鹤山狮王冯庚长的嫡传弟子李怡生出任狮艺教练。由于当时娱乐不多,舞狮十分新颖,往往会吸引大批群众观赏。

 

怡怡堂后成为鹤邑人士的情感联络站,大家开始商议筹建会所,1939年星洲南洋鹤山同乡会成立。怡怡堂瑞狮团随即改为鹤山同乡会属下组织,易名鹤山同乡会国术醒狮团。本地鹤山狮艺源自广东鹤山狮王冯庚长,因此狮头有“王”字标志。

 

狮团积极参与文化和社区活动,曾在牛车水传统节庆及直落亚逸历史保留区活动表演舞狮与三通鼓等。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