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施予三餐斋食供人温饱,义务整理故人殿堂安慰亡灵,居士林义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将一生无私奉献给居士林。本期《大特写》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简称居士林)即将举行三庆之际,带你走进一群在背后默默耕耘数十载的义工阿姑的世界。
人龙鱼贯拿餐具 11时等开饭
上午11时,居士林的十方斋堂开始排起长长人龙,鱼贯地拿着餐具,等待钟声响起。
“哐!”,开饭!人龙开始往前挪动,以自助餐的方式拿了自己想吃的,再找个位子坐下开动。这样的场景每天会重演三遍,30多年来从未改变。
十方斋堂提供三餐免费斋食的起源要回溯到二战时期。当时,为了救济灾民,居士林的广洽法师和第五届林长李俊承推动施粥一行,每日三餐施粥。
到了1970年代,居士林为了方便前来礼佛的信徒,碰到诵经日如星期三和星期六,就会为前来诵经的信徒准备晚餐。
1977年,陈光别接任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一职,大力推广每日提供免费斋食的善举,在广洽法师的支持下逐渐成形。
1980年代至今,十方斋堂每天提供三餐免费斋食,无论国籍、种族及信仰,这里都是来者不拒。
十方斋堂的负责经理周顺督(63岁)说,这里每天准备约800人份的膳食,若碰上节庆、农历初一、十五或是佛诞等,则要准备约数千人份的食物才足够。
这里所提供的斋食,不仅有三菜一汤,还有咖喱、甜品、水果,偶尔还会外加一些今日特餐如叻沙、素鸡饭等。
斋食的口味和水准不亚于开档做生意的素食店,而义工与厨师们的用心,不仅让人填饱肚子,也填满心房。
周顺督说,斋堂厨房上下固定员工不超过七人,单靠他们准备这么多的斋食是不可能的。放眼望去,厨房内有许多义工阿姨,这里一般尊称为“阿姑”,正在拨菜、切豆腐,她们平均年龄约70岁。
周顺督说:“每天都会有大概15名义工来帮忙,她们除了准备食堂吃的,还得准备供佛的食物。”
帮逾30年 天天忙仍想来
在厨房当义工已有46年的林金全,这时一拐一拐地走进厨房。习惯下手帮忙的她叹道:“我这双腿痛,已经不像以前一样,能天天过来帮忙了。”
高龄90岁的她,跟唐水娘(80岁)、吴秀珠(75岁)和廖好铅(82岁)都是在十方斋堂帮忙超过30年的义工。聊起过去斋堂的种种,她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很忙,但还是天天都想来”。
在十方斋堂当义工44年的唐水娘说:“以前什么都是亲手做的,包春卷、做包、做糕点,都是这里的义工自己做的。”
七十年代的十方斋堂并不是自助餐形式,而是一桌一桌宴客式的安排。唐水娘记得,旧的居士林比较小,隔壁另有栋建筑物,中间则有一片草地,餐桌就摆放在草地上。
廖好铅说:“他们会搭起帐篷,摆上十几二十桌,一桌坐八到十个人,而我们就得用托盘,捧着饭菜上桌。”
当年的斋堂,并没有聘请全职厨师,但仍有个负责的主厨。义工大多是家庭主妇,把家里打理好后,就往居士林跑,有时还带着孩子一起到斋堂帮忙。
主厨只有一个,她负责分配工作,从洗碗到切菜,煮饭到炒米粉,大家分工合作,也都有机会向主厨学习。
吴秀珠说,主厨非常乐意教,她也从中学了很多东西。“以前没有现在方便,什么都可以买得到。以前,我们连斋料都得要自己做。”
问及最令大家难忘的是什么?她们异口同声说:“洗面筋”。
在七十年代,斋料在市面上没那么普遍,因此无论是素叉烧或是素肠,都得靠义工们的双手来做,而第一步骤就是得洗面筋。
做斋料的高手林金全解释,洗面筋就是将水和面粉搅和一块儿再揉成面团,等上一阵后加入清水,有如洗衣服一样搓揉,慢慢地洗出面筋。洗出的面筋,可以直接弄成一粒粒拿去炸,或是做成一条一条再染红外层做成素叉烧,也可以用筷子做成素肠。
唐水娘说:“好的面粉就能洗出比较多的面筋,如果品质比较差的,可能洗了很多包面粉也才洗出一点点而已。”
廖好铅记得,每逢碰到佛诞,得要洗上80包的面粉,足足洗三天才洗得完,“那是非常耗体力的活儿。”
流汗一身湿 开心跑厨房
任劳任怨,心甘情愿。
“我们以前整天都想往居士林跑的,在厨房帮忙,流汗流到一身湿湿,都还是做得很开心。”
唐水娘那暖心的笑容,回味这过去的甜与酸,从中也体悟到不少人生道理。
“每个义工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所以要做义工就是要任劳任怨,要学习包容。”
她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法,摩擦是难免的,但回头一看,那些都是拼凑起自己精彩人生的一块块拼图。
问及为什么天天都到居士林帮忙?
廖好铅说:“佛祖保我全家平安,我们就用劳力来报答佛祖的恩典。要感恩。”
整修布置当“绣娘”
除了任劳任怨在厨房忙碌的“阿姑”,居士林还有在心甘情愿在功德堂打扫、整修、布置的“绣娘”。
摆放神主牌的功德堂,可说是肃穆庄严,佛桌都以金色桌裙装饰着,佛像底下的莲花,也用金色布料制作而成,手工极为细腻。
这些精美的装饰,都出自陈秀兰(63岁,自雇人士)与她的义工团队之手,但她谦虚地说:“我们都不会针线活儿,一起慢慢摸索,做了不满意就拆,重新再做。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和布置,就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
陈秀兰是家中幼女,年轻的时候总会开车送母亲到居士林去礼佛,两人一起到居士林布施、捐棺。对她而言,居士林满载着她和母亲的回忆。
“2003年,我母亲病重,两年后过世。之后我就常常到居士林的图书馆看佛经,跟居士林也结下不解之缘。”
虽然已故母亲和其他长辈的神主牌都不是安放在居士林的功德堂内,但陈秀兰仍心系于此,认为已故者同样需要人们的陪伴与安慰。
“他们离开了,心中若有牵挂或是苦衷,都无法如常人般与朋友倾诉。所以,我希望用我单薄的力量,一边打理殿堂,一边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到些许的安慰。”
整理的过程中,陈秀兰非常用心,每个小细节都考虑周全。她抱着“惜福”的概念,常常为信众带来的花延长它供佛的“寿命”。
“旧花新用”长久不浪费
每每看到哪儿有枯萎的花朵,她都会重新整理,把仍然鲜艳的花凑在一块儿,重新整理出一盆,“旧花新用”,继续供在佛前。她说:“这样花就能放得更长久,也不会浪费信众的心意。”
2006年,她察觉功德堂的桌裙老旧,想给功德堂一个焕然一新的感觉,便有了为桌子披上新装的念头。她与另外两位义工一起筹划,以佛经内容为设计概念,将佛经意涵注入在桌裙及其他摆设之中。
一针一线,缝缝拆拆,陈秀兰与义工团队都亲力亲为,即便当中没有一个真正的“绣娘”,也都照着教学视频,自己摸索,花了两年时间终于完成她们一起努力的作品。
过后,陈秀兰也没有停下手中的针线活儿,每当碰上大法会、大节日,她总有新构思,为殿堂换新装。
“接下来要举办三庆大典,而农历新年也即将来临,我们将会以红色为主,更换或修改现有的设计。”
长期在功德堂帮忙,陈秀兰坦言已经看淡世间无常,因此希望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虽然生活忙碌,她都心甘情愿地付出,忘我地将自己沉浸在针线活儿中。
耗6300万重建翻新下月庆建林85周年
2014年10月24日,已故老林长李木源启动第三轮的大规模装修,重建大雄宝殿也翻新旧楼。李木源在2015年8月29日与世长辞,随之居士林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但是重建与翻新工程还是赶在居士林庆祝建林85周年之际完成,总算了结了老林长的一桩心愿。
耗资6300万元重建大雄宝殿和翻新殿堂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将在2020年1月2日(星期四)举行三庆大典,庆祝建林85周年,为全堂佛像开光,同时庆祝大雄宝殿落成。
2017年正式出任林长的陈立发曾说,重建大雄宝殿和翻新居士林的工作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筹款方面也面对挑战。他感谢善长仁翁和林友们的支持与帮忙,让问题一一迎刃而解,但是在筹募建筑费方面,目前还有个小缺口待填补,因此希望大家继续慷慨解囊。
谈到新大雄宝殿的设计概念,居士林希望在有限的空间里重新创造一个多层的三维空间及关系,所以把传统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及钟鼓楼顺序注入到新大雄宝殿的空间内,让新殿堂既有地方寺院的特色,又具备完整的传统佛教寺庙的格局。
居士林背景:
1933年7月16日,道阶老和尚、转道老和尚、慧圆、瑞等、其真、庄笃明、吴良标、吴新斋、黄曼士等缁素50余人,在寅杰路的普陀寺发起筹组“新加坡佛经流通处”。
隔年1月6日,“新加坡佛经流通处”召开第二次董事会议,决定创建“新加坡佛教居土林”。同年5月,李俊承购赠沐烈路26号全座楼屋为林所,大家推举李忠石居士为首届林长。
1939年初,居士林迁到里峇峇利路120号,后来因战争关系,又再迁到水廊头中发路13号。
1941年,日军南侵,新加坡成为战区,灾民人数日增,为了方便展开救济工作,居士林迁进天福宫,并设立“中华佛教救恤会”。新加坡沦陷的三年半里,举凡赈恤、施医、赠药、施棺、惠赠米粮、施衣施粥等救济工作皆全力以赴。
居士林是在战争结束后,于1946年迁到目前的所在处,由李俊承继任第五届林长。
当初由50多人创立的居士林,今天已发展成一个拥有1万3000名林友的庞大组织。除了免费供食的十方斋堂外,1999年也在林内设中医义诊所。
此外,居士林自1949年起开始在农历新年前颁发度岁金给老弱者。居士林福利基金今年便颁发了106万元的度岁金,有3800多名年长者各得250元红包,另外还有8000余名年长者各得10元红包。
居士林也从1977年起开始颁发助学金,去年颁发的助学金金额高达80万元,受益的中小学和大专生有1103人。居士林颁发助学金不分种族和宗教,这些学生中,华族占48.1%、马来族43.9%、印度族7.6%、其他族群0.4%。
Source: 联合晚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