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旅游

陶艺家杨应愫 艺家人塑造了她

Image
康秀金 - 29/03/2020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我的父亲母亲

 

本地陶艺家杨应愫,体内流着艺术的基因!先从商而后当上牙科医生的祖父杨白云无师自通,在书法、水墨画、篆刻、潮剧,甚至是业余爱好胡姬花接种上,都做得有声有色。牧师父亲杨启仁(77岁)曾是船务工程师,也擅长指画,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仍然马不停蹄地带着妻子王美兰(76岁)到不同国家地区布道和教导神学。

 

艺术,一直在杨启仁的脑海里,长女杨应愫念中学时,他给女儿的作品提意见,加速她艺术细胞的长成。

 

杨应愫的妹妹在澳大利亚创立文化工作室,教导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最小的弟弟也在创意圈,就连当律师的四姑也有艺术细胞,能唱潮剧,随手拿起任何物品也能敲敲打打成一件家具。

 

艺术,是这个家族的基因。

 

搞艺术,穷定一生?这是很多人甚至是决定投身艺术工作者,对艺术创作根深蒂固的观念,何况在30年前。

 

趁杨启仁与妻子从国外返新,约了他们俩和女儿杨应愫做专访,让他们来一次面对面的谈话。

 

杨启仁笑说,女儿想念拉萨尔艺术学院时,他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艺术可以赚到钱吗?”嘴巴虽说得轻松,其实,这正是父亲对女儿的关心,就怕女儿受苦,生计无着落。所以,他最初的想法是,女儿到四妹的律师行学速写等文书工作。

 

不过,母亲王美兰则没有阻止女儿,她说:“这是她(杨应愫)自己的人生,我没有强制她要做什么行业。我只要她开心就可以了,不用赚多多钱。她有选择的自由。”

 

一旁的杨启仁搭腔:“只要不是做坏事,令家人蒙羞就可以了。”

 

他深信,只要肯做、有工作就不会饿死。当然,他对女儿的要求是:“不但要做得好,还要更好,要有一定的水准!”

 

母亲回忆说,长女从小就展现艺术细胞,小她三岁的妹妹玩芭比娃娃时,她却是拆下芭比娃娃的衣服,重新缝制成一条新裙子给芭比娃娃。

 

“她从小就十指动个不停,什么东西到她手中,就会变出另一个东西来,她喜欢小模型,不爱家家酒。”

 

还在念小学的杨应愫,一次可以几小时不动地在旧家(一号德财台,现已改成马路)墙上帮蚂蚁“建水泥隧道”。

 

杨应愫笑说:“我妈一定觉得我那天特别乖,在家用功温习功课几小时不动,哈哈哈。”

 

妈妈点头,慈祥地补充:“她有一双创意的手。”

 

美术是唯一的特优科

 

杨应愫念书时,美术一直是她唯一的特优科目。O水准成绩不甚理想,她当私校生重考,之后,在1987年顺利考入拉萨尔艺术学院修读三年专业文凭。在拉萨尔求学期间,她不单学陶艺制作,还有珠宝和室内设计。

 

妈妈在那个时候是家庭主妇,节俭持家,但还偷偷塞钱让她去学车、考驾照,在行动上给予女儿支持。

 

杨应愫说:“我从没有想过将来要开自己的工作室,我只是喜欢艺术创作,拉胚、雕塑自己喜爱的作品。”

 

母亲搭腔:“我看得出她会朝艺术发展,她不是读书的料,偷塞钱给她学车,因为觉得那是一技之长。”

 

杨应愫忆起一个笑话,她曾经在父亲出国公干时,开着他的马赛地旧车到学校,因而被误会是富家千金。

 

她说:“那辆车是爸爸用低价买来的,即将要‘杀’车啦!父亲人缘很好,我们是很节俭的家庭。”

 

一旁的杨启仁微笑补上这么一句:“够吃就好。”

 

杨应愫说自己“加龙古尼”(karung guni,指收集旧物)的个性来自父亲。她说,小时候父亲在槟城布道时,会将别人丢弃的冰箱、浴缸等搬回家,再改装成鱼缸,鱼缸里的鱼则是从沟渠捉回来的打架鱼或小观赏鱼。“来到新加坡后,我爸会买木料自己动手做书架和一些家具。别人不要的旧家具,他也会重新组装,我常说,这就是给旧物新生。爱惜物品,不随意浪费,是爸爸从身教中灌输给我们的价值观,也就是惜福。”

 

父亲教会她分享

 

从拉萨尔艺术学院毕业后,杨应愫留在学院当了一年助教。之后经同学介绍到黄田龙位于马里士他路的陶艺工作室工作8年。1999年3月,任私人专机机师的丈夫林友杰支持她在碧山一防空壕内开设“聚光”工作室,让她沉浸在艺术领域中,从事艺术创作和教学。间中,她办过个人艺术展,应邀参与政府的其他艺术团体活动,也为慈善团体搞过义展。

 

她不觉得这是行善,她将此归功于父亲的身教,从小看到他的无私分享,令她体会到分享的喜乐,不是金钱所能给予的。公益活动在她眼中,就是一个“分享”的举动。例如,2000年良木园酒店庆祝100周年,特地在酒店为亚洲妇女福利协会(AWWA)办义展,她应邀参与展出自己的陶艺作品和义卖,以助对方建“关怀泳池”(Care Pool),让肌肉萎缩者能够在泳池内做水疗。

 

后来,她也接了许多酒店、餐馆、政府和私人企业的陶瓷和雕塑专案,其中一个就是为澳门一家赌场酒店内的羽毛雕塑,这个羽毛作品,等同一个真人的身高,加上张开的双手,最大挑战是须分批入窑烧制,再慢慢结合在一起。这个作品还漆上类似白金的虹彩(Lustre)以加强其光泽,制作前,杨应愫还先做个模型,确保可行。如今,模型仍在她的聚光工作室内。

 

先后与中央医院和黄廷方医院癌症生存者合作的艺术活动中,也令她被病患的积极心态所感动,进一步看到分享的价值。

 

当然,她的商业作品也进入一些家庭,被认购为居家摆设。

 

陶艺业的女性角色

 

有道是“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在杨应愫眼中,身为女人要以陶艺为生更是难上加难,必须比男性加倍努力。

 

她回忆说,一位在拉萨尔艺术学院当客座讲师的澳大利亚陶艺家海伦赫德(Helen Herde)在她即将毕业前,勉励她说身为女人要成为陶艺家,需要百分百的投入……她知道,相较于男性同行,她须加倍努力才能站稳一席之地。

 

她笑着说:“要扛起一包包沉重的陶泥,对女生而言,是体力的考验。这些年,我从中练就了今天的体力。其实,我在年轻的时候,一点也不强壮,应该说,我是乐在其中,所以,体力劳动也甘之如饴。”

 

聚光工作室的台面、摆设柜,都是她从别人丢弃的物品中,重新敲打、组装而成的“环保”作品。

 

她说,求学时,老师都会让男生负责窑烧,怕女生烫到手或不小心扭伤,不鼓励她们漏夜守在炉边等作品烧好。不过,她都克服了这些“性别”局限,自己动手窑烧。在工作室内,她还是坚持自己烧制作品,只是改成电源供热,温度在1200摄氏度,工作环境非常热。

 

她说:“我喜欢看窑烧,在艺术学院实习时,最难忘是亲眼目睹那种火舌追着氧气直冲而上的情景。是火,给了陶艺作品添加额外不同的色彩。”

 

至今,久未见面的友人见到她,免不了会试探地问她:“你还在做那个(陶艺)吗?”“你还在制作陶锅吗?”

 

她身体力行,证明了女性也可以在陶艺方面大放异彩:“很多人以为我是在家中后院辟一个小小工作室或当嗜好而已。没有人想到我会全情投入至今,其实这要感谢老公的支持。”

 

她说,女性要兼顾家庭,扮演为人妻和母亲的角色,本来就不容易的,何况是将陶艺当事业。对家婆帮忙打理家务,让她可以安心,她也由衷感谢。

 

总结陶艺在她心中的地位,她这么说:“陶艺,不是我的事业,它是我的生命。”

 

父亲一起受访 是最大肯定

 

从聚光、发光,到照亮别人,现在的杨应愫花更多时间在教学,从健全人士到弱势群体,她说:“不管是怎样的人,眼睛看不看得见,只要还有一双手,都可以从触觉找到心的依靠,找到快乐。”

 

从艺术学院毕业到创业初期,她积极施展艺术创作才华,也搞义展,参与社区和公益活动。到了“知天命之年”,她更着重于教学。

 

澳洲友人Brian Kemp曾告诉她,要有教无类,无私分享,影响着她的教学观,即使是视障学生,她也能让对方从捏土、拉胚中,找到触觉的喜乐。

 

她说:“一名教特需学校的朋友林淑玲的父亲中风时,我们抬着拉胚用的电动旋转椅到他家,坐在他的轮椅旁抓住他的手,教他做陶碗。看着林伯伯的手指沾满一堆堆泥土,他喜形于色地学着、专注地做着,对他而言,中风后还能用双手做陶碗,是奇迹,提振了他的心情,我也深受感动。”

 

陶艺学生老少皆有,她不单只是教手艺,更希望大家能从中看到自己只要肯学,同样可以做出一件件陶瓷来,并同时找到生活的价值。

 

她说:“我用泥土为工具,希望大家从做泥塑的专注中,释放生活压力和忘记身体的不适,找到喜乐。”

 

她也教癌症病患、中风病人、盲人和特需孩子等陶艺,她说:“现在每个人都低头看手机,忘了触觉感受。我希望唤醒大家对触觉的重视。看、听、触、味和嗅觉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是眼盲、聋人,都可以学习陶艺。”

 

2015年,她获扶轮社颁予“年度艺术家奖”,她有感而发地说:“泥和水,在拉胚中会‘拉伸’出喜悦来。艺术大门不应将弱势群体或病人拒于门外。艺术是无限制的!”

 

众“塑”今日的我

 

一生得以埋首陶瓷创作和教学,杨应愫由衷地说:“是身边众人‘塑’就今天的我,没有他们,我没有今天。”

 

这些人包括父母、弟妹和亲戚;好友、同学、前老板、艺术学院的老师、客户与相信和支持她的老公等。即使是学生和公益团体,也让她找到分享的喜悦。

 

杨应愫说父亲保守传统,从不夸奖女儿,但会通过行动支持与赞赏女儿。

 

她说:“这是父亲第一次跟我一起受访,对我来说,这已经是他最大的肯定了。”

 

多年来,只要人在新加坡,父母一定会出席支持她的作品展,她说:“他不会当面称赞我,但我知道他是通过行动支持我,为我感到骄傲。”在母亲眼中,则只要孩子们做得好,过得平安开心,就是最大满足:“我妈对我们的要求就是那么简单。”

 

杨应愫回想小时候,父亲有时会用手故意拨乱她和妹妹的头发,她知道那是父亲对女儿们的爱。

 

父亲要求他们做事要认真,不能半途而废。她回忆说,念小学时有次怕母亲看到她的成绩不理想,竟然笨到在试卷上冒母亲的签名。父亲发现后,怒不可遏,一把抓住她双手,抽出裤带就要鞭她,幸好阿嬷和小姑来劝阻。“我从此知道,要做对的事,错了就要认。”

 

刚过去的星期四(26日)是她父母结婚53周年,三年前,杨应愫为父母编制了相册,珍藏他们的美好回忆。今年,因冠病疫情,家人取消了外出用餐的庆祝方式。

 

杨应愫说,父母对她的另个影响,就是通过身教让她知道结婚是一辈子的事,要爱另一半:“我爸不会在我们面前牵妈妈的手,他是很保守的男人。但是我们知道他很爱妈妈。我妈是个非常单纯的家庭主妇。爸爸曾说过,他日百年,他希望我妈比他先走,因为要是他先离世,我妈会受不了丧夫的打击,他不要我妈承受那样的苦。这是爱啊!”

 

杨应愫的独生子今年9岁,也跟她一起“玩泥塑”,工作室里就有儿子的作品,如动物和电影中的异形人偶等。问她,会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陶艺家?她摇头表示不希望儿子这么辛苦,但不管儿子将来的选择是什么,她都会支持,就像父母当年支持她在陶艺发展一样。

 

婚后15年才成功怀上儿子,她说,儿子丰富了她的生命,圆满了她当妈妈的夙愿。

 

她说:“这里(工作室)是我的‘安全地方’,是我名副其实的防空壕。很多成人学员下课后也会跟我分享心事,无所不谈,可以说,这里是大家的‘心灵防空壕’。”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