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新加坡

小贩数码化 须先安抚科技慌

Image
李思敏 - 14/06/2020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无现金交易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普遍,近期冠病疫情更凸显了科技这方面的功能与便利,掌握科技的利好也获得更多人正视。然而,在以年长者居多的小贩行业中,科技的脚步显得格外蹒跚。小贩数码化进程除了奖励措施,更须耐心协助小贩消除对科技的恐慌。

 

为迈向智慧国愿景,政府积极推动小贩进行数码转型,推出奖励金鼓励小贩开通电子付费选项。受访学者、小贩和消费者都认为,这是推动小贩数码化的好起点,从而也能逐步鼓励年长者接受和尝试使用电子付费。

 

截至今年4月,本地约有3500名小贩开通全国统一的SGQR电子付款平台。政府的目标是最迟明年中让至少1万8000名小贩,也就是将近所有小贩都开通QR码选项,接受顾客扫码付款。

 

当局近期也宣布,小贩只要在下来一年内的任何五个月,每月完成至少20个最低一元的交易,就能获得300元奖励金。每个小贩可获得最多五个月的奖励,总值达1500元。

 

学者:奖励金能推动小贩开通电子付费

 

共和理工学院酒店与服务管理系主任李国威受访时说,虽然这笔奖励金对小贩的生意没直接帮助,却能够推动小贩考虑开通电子付费,是个好起点。

 

李国威也是小贩中心3.0委员会成员,他说:“开通后生意若进步,收到更多订单,小贩就会发现使用电子付费或借助其他科技方案的好处。”不过,大部分小贩年龄较大,他认为,这可能成为小贩数码化的最大绊脚石。

 

“我国小贩平均年龄是60岁,比较难说服他们在摊位安装数码设备或开通电子付费平台。”

 

不过他也相信一旦开通,电子付费的使用率会快速增加。“各大超市有大约五至七成消费者已使用各种电子付费方式。同样,只要在巴刹或小贩中心开通,公众就会开始用,尤其是已习惯这种付费方式的年轻人。”

 

李国威指出,政府过去两三年积极走入巴刹和小贩中心推动数码化,除了鼓励小贩开通电子付费,也引进自动托盘归还站等计划,希望小贩能借助科技提高生产力。

 

他也说,许多消费者习惯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查找附近较受欢迎、评价较高的摊位,这也促使更多小贩借用社交媒体打响知名度。

 

“疫情期间也有一些小贩,如竹脚巴刹小贩通过面簿直播卖菜、‘歌台一哥’王雷化身‘卖鱼哥’直播卖鱼,每次有超过1万人观看,这些都是借助科技的成功例子。”

 

电子付费是大势所趋

 

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陈振传百年纪念教授何德华指出,千禧一代一般机不离手,电子付款能帮摊主吸引这个顾客群。

 

也是小贩中心3.0委员的何德华说,提供现金奖励将有助加快摊贩采纳电子付费的速度。每个月完成20个交易的要求对一般小贩来说不难达到,只要一个月里的每个工作日完成一笔一元的交易,就能达到要求。

 

何德华指出,数码化对未来的小贩中心至关重要,电子付款是未来趋势,我国因此该尽所能帮助年长者采纳该系统,确保他们没落在后头。

 

“使用智能手机付款的障碍并不会太大。亚洲其他国家的年长者已成功过渡到电子付费。作为一个社群,我们须鼓励年轻人成为业余数码大使,协助年长者掌握科技。”

 

疫情促使更多顾客使用电子付费

 

在大巴窑1巷第127座小贩中心卖饮料的裴星海(67岁),四年前开通NETS付费选项,今年初贴上SGQR码,方便顾客扫码付款。

 

他说,之前选择电子付款的顾客少之又少,一天只有两三人,不过疫情发生后,使用电子付费的顾客增加了。“现在一天有10多个,可能是大家担心用现金不卫生。这样也好,我们不用找钱算钱,还能得到政府的奖励金,一举两得。”

 

年长消费者习惯使用现金

 

消费者林孟原(26岁,实验室助理)平时喜欢使用手机付费,不过碍于小贩中心仍未开通电子付费,他还是得带现金出门。“除非我忘记带钱包,才会特地找开通电子付费的店家。”

 

郑秀莲(59岁,家庭主妇)去年在儿子的帮助下开通GrabPay,不过她只在Grab提供折扣时用过一两次,到巴刹或小贩中心消费,主要还是使用现金。

 

“要拿出手机打开应用,扫描QR码再输入金额,不熟悉的话要花点时间弄,我担心小贩或排在后面的顾客会不耐烦。”

 

她建议政府搞些促销,例如提供一两角钱的折扣。“除非能给些实质好处,否则大家还是会继续使用现金,毕竟这是向来的做法,一时间很难改。”

 

环境局鼓励使用送餐平台 小贩申请补贴延至本月底

 

病毒阻断措施期间,不少小贩生计受影响,加上餐饮业不允许堂食,因此开始使用送餐平台。为了协助这些小贩承担相关费用,国家环境局在4月推出计划,为使用送餐服务的小贩提供500元一次过补贴。

 

环境局受询时透露,截至本月10日,已有近750名小贩获得补贴。为鼓励更多小贩申请,当局将补贴申请期限延长一个月,直到6月底。

 

在白沙中小贩中心卖云吞面的李清君(67岁)是其中一名获得补贴的小贩。

 

李清君的生意在疫情暴发前还相当不错,从不认为有使用送餐平台的必要,不过病毒阻断措施期间,生意下滑至少三成,他于是在4月底开始使用Deliveroo和WhyQ服务。

 

“起初很担心送餐应用很难用,幸好其他人耐心教我,用了一两周后就习惯了,生意也增加大约一成。刚好环境局提供补贴,可用来抵消使用这些送餐平台的手续费。”

 

李清君考虑在疫情后继续使用送餐服务。“小贩中心的地点不大方便,生意主要是靠一些巴士载附近的上班族来用餐,特地来打包食物的居民很少。有了送餐服务,生意或许会好一点。”

 

Grab送餐平台开展试验计划

 

上个月,Grab送餐平台在宏茂桥第724座小贩中心实行为期三个月的试验计划,允许消费者向小贩中心的不同摊位订餐,小贩须支付的佣金也从30%降低至5%。

 

Grab新加坡董事经理余伟腾受访时说,参与这项计划的小贩,网络订单增加大约七成,当中包括一些初次使用Grab平台的小贩。

 

“这些小贩不熟悉科技,使用初期需要更多时间适应,不过我们的职员会在场教导他们使用,也会帮忙解答关于送餐过程或电子收费的相关问题。”

 

余伟腾也透露,Grab探讨在未来两个月内,在第二座小贩中心推行这项计划。“不过第一项试验计划只展开一个月,团队还在累积经验,在其他地方推行前会先调整计划的运行模式。”

 

余伟腾强调,Grab会确保这个模式对公司、小贩和食客都能带来可持续性的益处,公司也在探讨是否能进一步降低该模式所需成本费用。

 

个案① 巴刹生意分秒必争难兼顾

 

电子付费虽有助吸引年轻顾客也可带来便利,但较低额的交易款项,顾客仍习惯以现金付费,这让蔬菜小贩梁翠贞(52岁)在增加电子付费的交易量方面遇上难题。

 

梁翠贞和丈夫叶永福在美华(Mayflower)巴刹与熟食中心经营蔬菜摊已30多年,两人大约一两年前开始使用SGQR,不过并不在意顾客是否使用SGQR,主要由顾客选择付款方式。

 

梁翠贞说:“巴刹生意分秒必争,每分钟都用来做生意,没有太多时间去鼓励顾客使用SGQR,也没法一直检查手机是否已收到钱。”

 

她也透露,交易额超过10元的顾客比较愿意使用电子付费,几块钱的交易则直接给现金,因此目前每月只有约两三个电子付费交易,要达到每月20个交易的奖励金要求,有些困难。

 

叶永福认为“现金更快更安全”,他能马上计算出当天赚了多少钱,也习惯用塑胶圈捆绑现金,方便隔天支付供应商,无须去银行提钱。

 

不过,梁翠贞认同电子付费能帮助吸引新的年轻顾客,所以应该顺应数码时代转型。

 

她说:“我们不知道未来小贩会变成怎么样,不过当人人都开始数码化,我们小贩不能原地踏步,应该跟着顾客的需求改变,否则生意和顾客都会受影响。”

 

个案② 不问年龄 谁都能进入数码时代

 

万事起头难。鱼圆面小贩王炳顺(64岁)一开始虽然对电子付费系统一窍不通,但仍愿意尝试采用,如今在生活其他方面也开始使用电子交易服务。

 

王炳顺过去40年在金文泰西2街第726座小贩中心售卖鱼圆面,五年前在星网电子付款公司(NETS)的介绍下开始使用SGQR。

 

他受访时指出,之前他花了一些时间来摸索这个新付费方式,遇到问题就问儿子。摊位目前每天大约10个交易是透过电子付费完成,只占生意额的小部分。

 

王炳顺也透露,疫情期间的交易量有所增加,因为一些顾客会避免使用现金,以减少与小贩的接触及保持卫生,他本身也鼓励顾客使用SGQR。

 

学会电子付款后,王炳顺向供应商购买食材或须转账给他人时,也采用网上银行或PayNow等电子转账服务,并认为这带来更多便利。

 

他说:“政府现在积极推广小贩用电子付费,大多数小贩都听过SGQR,相信不会太抗拒。现在是数码时代,我们做小贩的也要与时并进,才能跟上社会的进步。”

 

使用电子付费大多数是年轻顾客,因此王炳顺建议推出华文版本的电子付费系统,鼓励不谙英语的年长者尝试使用。

 

个案③ 年轻人没问题 老人家有困难

 

“我忘了带现金,可以用PayNow吗?”

 

顾客的一句话,让一向来只允许现金交易的马来小贩辛米莎吉(43岁)在两个月前重新考虑电子付费方式。

 

辛米莎吉在西海岸通道第503座小贩中心经营马来摊位已有19年,虽然她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PayNow转账给供应商或朋友,但从未想过在摊位推出这个付款方式。

 

她说:“我的思想相当老派,总觉得马上拿到现金比较实在,不用担心钱是否转进户头等。我读的书不多,对科技也不太了解,不想一直麻烦人问他们问题。”

 

辛米莎吉在摊位采用PayNow后,现在每天约有三个电子付费交易,疫情期间也有更多顾客为了卫生而选择使用PayNow。

 

至于下来是否会采用SGQR,她指出,自己不介意尝试学习使用这个平台,毕竟能为顾客提供额外付款选项是件好事,但她担心年长顾客使用会有困难,进而影响小贩的交易量。

 

“无现金相信是未来的趋势,现在的年轻人也都习惯不带现金,但小贩中心还是有许多年长者,要他们改用电子付费相当困难。”辛米莎吉建议:“现在小贩的电子付费交易,每个月必须达到20个才能获得奖励金,这方面须要数码大使多加推广,鼓励更多人使用电子付费。”

 

个案④ 现金很方便 电子付费很麻烦

 

“就觉得麻烦咯。”当被问及为何不愿意开通电子付费时,粿汁小贩史坚固(65岁)如此回答。

 

在大巴窑1巷第127座小贩中心经营“大成粿汁”摊位约11年的史坚固夫妻俩,多年来坚持只收现金,一方面是嫌电子付费麻烦,另一方面也因为对科技有些恐惧。

 

“几年前有人问我们要不要开通电子付费,不过我们觉得现金比较实际,所以拒绝了。”

 

夫妻俩从没用过电子付费,他们担心若出问题无法应付。

 

“我们的教育水平不高,交易出问题不懂怎么解决,按错金额还要担心退款的问题。如果是现金可以直接退还,电子付费就没那么直接。”

 

此外,夫妻俩的顾客以年长者为主,史坚固担心开通电子付费后,老人家无法适应。

 

他说:“有时候顾客只是买一碗五毛钱的粿,掏个硬币付多么方便,更何况有些老人家没有智能手机,根本无法用电子付费。

 

“我不认为有必要开通电子付费,不过政府以后可能规定所有小贩都必须开通,那就另当别论了。”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