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怀旧

竹藤业者 为守业折腾

Image
林弘谕 - 16/05/2021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本地经营竹藤家具用品的业者,目前仅剩两三家,随着时代变迁,竹藤家具用品已被新颖且设计感更强的材料所取代。纯手工制作的竹藤制品,扎实精湛的编织手工艺,也逐渐失传。

 

受访竹藤老字号虽传三代,但业者守的是先辈创业的精神与心血,竹藤业的命脉——老手艺,已不见后来者,教老匠人忧虑。

 

合盛公司二三代守住老店

 

因为对竹制母子椅情有独钟,当我再次看到这椅子的那一刻,儿时记忆的匣子忽而打开,往事宛如走马灯一般在脑海里涌现。

 

原来,内心深处永远存留着一种对竹藤的念想。

 

那天,艳阳高照,路过这家位于加冷峇鲁一带专门经营竹藤进出口生意的合盛公司,其店铺后门堆满许多竹藤原料和成品,一些经历日晒雨淋,已染黑蒙灰。步行绕到店门外,映入眼帘的满是形形色色的竹藤家居品,包括母子椅,传统的养鸡竹笼,还有藤摇椅、圆形藤椅和箩筐等等,有些放在露天草地上,有些高挂在天花板上,把部分招牌给遮挡住了。每一样竹藤品,都承载着故事。

 

幼年时,我用过母子椅。客家人特有的母子椅——一边是给幼童坐,翻过来变成一张矮凳子,可给大人坐。当时家里经营杂货店,母亲看到顾客上门时,就会把我塞进母子椅里,然后放心去招呼顾客。之后,弟弟们也轮流用过母子椅,它就像大哥穿过的衣服,留给其他弟弟再穿。但是旧衣会破损,竹子制作的母子椅,却经历10年、20年、30年,只要保存好,依旧能发挥矮凳的功用。

 

那张母子椅,是先父早年到劳明达街的“火城”一带买小鸡时,也顺便在那里的竹藤店买回来的。可惜,后来搬家,没把那张老旧的母子椅给留下。

 

我在想,当年先父是不是也很凑巧地跟合盛公司买了那张母子椅?因此,当我再次有机会走进这家经营超过半世纪的竹藤老店,心里满是怀旧情感,第一次见面,毫无陌生之感,唯有相逢之悦。

 

老店传三代

 

合盛公司第二代传人吴克成(80岁)悠哉闲哉地坐在店门口的藤椅上。店里的竹藤用品上下塞满间,只剩下一条容身之路。他的儿子吴奕光(49岁)在靠近店门处另辟的狭小办公室里工作。

 

创立于1969年的合盛公司,现由吴家父子联手经营。跟吴克成攀谈,他原本是不太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觉得这行业已没落,既然看不到未来,就没必要再聊。但是,竹藤业的辉煌,可是烙印在他的心版上。因此,我尽量分享自己对竹藤的喜欢与感情,以竹藤交心,慢慢地老人家也打开心房,说着半世纪的来时路,眼睛里散发出年轻而喜悦的神采。

 

本地经营竹藤行业者,目前仅剩三两家,继续在风雨中展现如竹藤般坚韧的心志。合盛公司相信是硕果仅存传第三代的竹藤老店。

 

吴克成很庆幸儿子继承了这盘生意。这跟本地其他仅剩的一两家竹藤业者所面对的末路完全不同,或许,他仍希望竹藤的命运交给儿子后能有所突破与改变,甚至继续在本地发扬光大,重拾昔日荣光。

 

吴克成在创立注册合盛公司之前,已在1950年代跟父亲学习做竹藤零售生意,当时的店面在哥罗福街。一次,他看到业者不愿意批发原料给父亲,血气方刚而具有生意头脑的他气不过,下定决心要自己创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竹藤业的辉煌期

 

合盛早年在劳明达街创业,后于1977年搬到加冷峇鲁组屋区继续营生。吴克成说:“早期,我们做畚箕、猪笼和藤箩,那时候可说是竹藤业的辉煌时期,很多顾客需要这样的产品。”具有事业远见与魄力的他,因此在甘榜菜市一带建了厂房,自己生产竹藤用品,以供应市场需求。

 

说到这里,吴奕光从店里走出来说:“我父亲很有野心的,做事胆子比我还大。当年,他看准哪个竹藤产品具有市场潜力,往往一口气就大量进口,连我看了都感到担心害怕。但是,事实证明他的眼光独到,这些产品的销售成绩非常好,进货没多久就卖光了。”吴克成轻瞄了儿子一眼,嘴边掀起微笑,完全赞同这种说法,也似乎满足于儿子对他的“崇拜”。

 

吴克成看到竹扫把的需求量大,他一口气进口数千把,不担心滞销。当年,他只身飞到中国参加广州交易会,寻求新市场,新商机。他说:“做生意就像赌博一样,赌注大,才能赢得多,要敢拼才会赢。”

 

谈到生意最火红的时光。他说:“我们供应鱼市场的竹藤箩筐等产品,每次去收钱时,都是拎着两袋满满的钞票回来。”圣诞节等节日,商家对礼篮的要求很高,他的生意量也跟着水涨船高。

 

竹藤业者为守业折腾

 

合盛公司第三代的吴奕光说,他从小和父母、姐姐在加冷峇鲁的店铺里成长。楼下作为店面,楼上就像三房式组屋一样,有卧房、厕所和厨房。后来他结婚组织家庭后,才另外购房搬离这里。母亲去世后,父亲依旧留下来居住。他每天风雨不改到店里,跟父亲一起打理生意,父子俩建立深厚的情感,或许这是他愿意接手成为第三代接班人的原因,彼此身体里满是竹藤扎起的心血。

 

店里有各种各样的竹藤家具和用品,包括晾晒粮食用的竹簸箕、竹筛、竹篮、竹箩、书报竹架、竹蒸笼、畚箕、竹盾等等,每一件都是纯手工制作。吴奕光说,这类竹藤用品非常耐用,二三十年不成问题。

 

吴克成20岁开始学些编制竹藤用品,累积50多年经验,手艺扎实。他现场示范编制竹箩,一根根竹藤在双手之间游走穿梭,好像裁缝师裁剪衣服一样轻松,只见他熟练地一拧一抽一绑一剪,80高龄依旧心灵手巧,那一刻,他恢复了一颗年轻迸发的心,说话带劲,精神集中,不受旁人干扰,手艺的魅力展露无遗。

 

他感叹说,儿子也没继承这精巧的手艺,可能得面对失传的命运。

 

当年,在“火城”(早期加冷煤气厂所在)一带,共有13家销售竹藤的专卖店,风光一时。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本地竹藤业已成为夕阳工业。

 

向市场探温求存

 

吴奕光必须为生存求变。他指出,现在人们上淘宝就可以轻易买到竹藤产品,因此他必须更了解本地顾客的需求。

 

他着重生产更多本地人喜欢的竹藤家具和用品,以迎合市场,尤其是满足餐饮业者的需求。

 

他说:“我也进口裹粽子的竹叶,以及串沙爹和乌打的竹支等,供应本地市场。另外,一些适合室内设计使用的竹子,从直径一两公分到15公分,长五六公尺的,我也进口供应给客户。”总之,他必须随时做市场探温,根据需要逐步前进,不能死守一盘似在苟延残喘的事业。

 

他说,他帮忙看店、扛货、送货。“只要顾客有需求,我可以现时送货,不用浪费顾客等待的时间。”他出示拥有第三、四、五级的驾照,这是早年为了方便送货而考取的。

 

他回忆1994年,由于父亲健康不太理想,他不得不离开海军部队,接手父亲的生意。“当时我只有21岁,必须赶紧从父亲身上学习如何经营这盘传统生意。”可惜,他没有向父亲学习竹藤制作的手艺。

 

随着时代更替,生活走向现代化,人们对竹藤产品的需求也日益递减。不过,一些对竹藤有偏爱的顾客,依旧会找上门。采访当天,就看到几组顾客陆续前来买东西和询问货品,有洋人,也有20多岁的年轻人,这让我感到有点意外,门市生意算是不错。

 

传统行业必须找寻出路,不能单靠已褪色的本地市场。吴奕光开始做竹藤进出口,这些年来,他在面簿、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投入时间推广竹藤产品,希望继续留住人们对竹藤的喜爱,同时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传统的手工艺。

 

他说:“有些顾客喜欢竹藤的耐用性,尤其是洋人偏好这类传统产品,年轻人多数是来物色一些原料作为设计用途。”

 

一些顾客特别要求量身定制家具,也不乏有独特想法的顾客。他说:“有个顾客要求我们制作一个猪笼以纪念去世的父亲,因为他生前是做猪肉生意的,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顾客拿到货后非常满意与感激。”

 

吴奕光再次赞赏父亲的远见,当年买下店铺,多年来无须承担支付租金的压力,因此可以坚持至今。他说,只要这个生意的收入仍能维生,就已经足够了。母亲去世后,这是父亲唯一的精神寄托,这里承载了他们许多美好的记忆,若画上句点,可能对父亲的心灵伤害更大。

 

至于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投入这个行业,吴奕光说:“18岁的儿子现在就读理工学院,我希望他好好读书,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再走我们祖辈的老路,太辛苦,太不容易了。”他说时平淡,但是依旧感觉到他对竹藤那份不愿割舍的爱。尤其是一旁的吴老先生,不断地强调只要健康允许,他每天仍旧会开门做生意,这几乎已成为他生命的部分。

 

吴奕光指着店面门口上悬挂着的巨幅黄底红字的古早招牌说:“这东西可能不值钱,但是它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金钱买不到的,里面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往事。”

 

我们供应鱼市场的竹藤箩筐,每次去收钱时,都是拎着两袋满满的钞票回来。——吴克成(合盛公司)

 

我父亲靠这行养活六个儿女,多年来努力不懈,我不忍心看着家族生意因此结束,所以决定接手。——曾焕枢(曾美利藤器)

 

这里没有冷气,没有病假,没有公积金,哪有年轻人愿意干这种事。——吴惠强(源发藤器)

 

曾美利藤器没接班人忧手艺失传

 

对曾焕枢(73岁)来说,只要还有一口气,他都要把这个家族生意坚持到底。这是他对父亲一手打拼的传统手工艺事业的许诺。

 

他是曾美利藤器第二代传人。这家老店由他的父亲曾美利于1948年创立,当时的店面位于安顺路,靠近新加坡港务集团。父亲18岁从中国南来,辗转到香港学艺,后来在新加坡创立了这家藤器店。

 

说来也巧,曾焕枢今年73岁,也即是说,这家店跟他同龄,一起成长,见证兴衰。他忆述,14岁开始跟父亲学一些手艺,放学后会到店里帮忙,后来继续提升技术,掌握了制作藤制家具的技术。

 

21岁那年,父亲患上心脏病,身为家中老幺的他决定为父亲挑起重担。1979年,店铺搬迁至红山中心一巷现址,至今已42年。

 

曾焕枢接受高中教育,相信是这个传统行业中,受教育较高的老一辈经营者。他说:“我父亲靠这行养活六个儿女,多年来努力不懈,我不忍心看着家族生意因此结束,所以决定接手。”这一做晃眼半世纪。

 

卖现货也提供维修

 

上世纪70年代接手生意时,这个行业前景非常好,顾客主要是来自各地的船员。他说:“通常船只停泊港口时,船员需要什么货,我们就把货送到船上,前后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然后船只离港。”当年,他也将藤制家具出口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每月可售出四五个集装箱的家具,那可说是竹藤业的黄金时期。

 

以前,很多人住在甘榜,家里使用整套的藤制家具。如今,藤制家具的需求已下跌,多数家庭连一件藤制品也看不到。

 

目前,除了卖现货如传统的藤制家具,如藤椅、藤桌、藤架及篮子等之外,他也提供维修藤制家具服务,客户包括教堂和酒店,个人和家庭。

 

由于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接下来马来西亚的进货价将激增60%,加上找不到工人愿意从事这类工作,这也说明他的经营之路举步维艰。

 

曾焕枢是客家人,专做藤制家具,纯手工制作,每一件通常需要一到四天左右完成。他说,藤制家具这一行工作时间长,他每天早上10时开门营业,一直到晚上9时,整整工作11小时(只有星期天做半天),耗费精神和体力,自己一路走过来,吃的苦自己知道,也不想孩子受这苦。他育有一男二女,都已40多岁,各有事业。他未有接班人,因此无法退休。每天,他和太太起早摸黑看店做生意,无怨无悔。

 

一根一根竹藤编制出一件一件家具,这个行业陪伴了他大半生。他说,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做下去,让年轻一代认识本地传统家具的特色。

 

访问过程中,曾焕枢都很热情,个性开朗,说话中气十足,说起历史兴致勃勃,但是对这门传统手艺逐渐失传,他不仅一次显露心中的万分无奈。凭借个人力量,欲振乏力,也无能为力。

 

但是,他内心依旧怀揣着一份对竹藤炽热的情怀。对它不忘初心的爱,一直都在血液里流淌着。

 

源发藤器兄弟俩 把开店关店当“运动”

 

耄耋之年,每天仍然风雨不改地开店营业。

 

源发藤器老字号,由70多岁的吴惠强和他年过80的兄长驻守着,像军士坚守岗位一样,立足本职。

 

吴惠强跟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生意做了!”但是,他们兄弟俩仍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不缺勤。

 

他中气十足地说:“这家老店是我父亲创立的,至于具体在哪一年,我们都不太记得了,应该是在二战之前吧。

 

“1975年二月,我们从‘火城’搬来芽笼峇鲁这个工厂区,已经做了46年,别人做几年就发财赚大钱,我们做那么多年,还是老样子。”

 

他认为这个夕阳行业已被人瞧不起,没有多少人愿意买藤制家具,甚至还有人路过向他讨取免费的藤条,要用来教训孩子,让他啼笑皆非。

 

目前,他以供应建筑木架的绳索为主,也卖一些原材料给本地顾客。他指出,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原材料价格昂贵,马来西亚原材料现在受到疫情影响,这一两年也没有工人愿意送货进来本地。他们是潮州人,以做藤篮和畚箕为主,只有这类制成品才能出口。

 

虽然生意大不如前,吴惠强仍旧每个月支付工厂租金3000多元,让老店继续走下去。小学毕业后,他跟着父亲学艺,传承接手,这似乎是他那辈子人的传统。他只知道必须保护“源发藤器”这块招牌,不要没做几年就把招牌给砸了,难以向江东父老交代。

 

兄弟俩早上从住家出发,到工厂开店,下午三时左右回家休息。他育有四个儿女,无人愿意接手。他说:“这里没有冷气,没有病假,没有公积金,哪有年轻人愿意干这种事。”

 

他再次强调,会做到不能动的那一天。与其每天在家里看电视,哥儿俩把这门黄昏事业当成“运动”,每天开店关店,动动摸摸,有个精神寄托。这里也有一些老朋友可以说说话,消磨时间。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