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怀旧

亚洲砖厂第二代:经营砖厂如开杂货店

Image
黄向京 - 07/09/2014

出版者: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不同砖厂名称的砖块,显示本地砖业一度兴盛繁荣。

 

上个月,在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举行的“砖的遗产”展览,唤起一些人对红砖建筑的记忆。

 

新加坡这个钢骨水泥城市的前身是砖镇。策展人赖启健博士说,本地的砖业可追溯到马来王朝。开埠后,加冷河开始出现砖窑,后来英殖民政府也设砖厂。砖业在1950年代一度萧条,直到1960年代,政府大量兴建组屋,砖块需求大增,砖厂纷纷设立,连建屋局也有专属砖厂供应建材,1960年到1980年代为砖业兴盛期。

 

2000年以后,最后几家砖厂如裕廊、亚洲,因厂址土地被征用而结业,此后,砖块全赖进口。

 

本次展品出自收藏家辜燕云和柳才翔,涵盖本地砖块主要种类,包括手工牛踏砖、工业砖、隧道窑砖等。

 

本专题除了访问策展人与收藏家,也走访亚洲砖厂第二代,企图还原已没落的本地砖业图像。同时寻访具代表性的一些红砖建筑。

 

上个月在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举行“砖的遗产”(Our Brick Estate)展览,唤起一些人对红砖建筑的记忆。每一块砖都带历史的印记,充满沧桑美感,值得玩味。

 

策展人赖启健博士是都市与建筑历史研究者。根据他的研究,在13-14世纪的马来王朝,福康宁山上的建筑巳釆用岩石砖。19世纪的砖块,主要由移民从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或槟榔屿(槟城)引进,殖民政府1819年开埠时,用于新加坡河建筑。当年随莱佛士从槟城登陆的印度官员Naraina Pillai,被认为是本岛最早设立砖窑者,地点在丹戎巴葛。1824年,第一份市镇规划报告下令采用永久性建材,包括砖块,以建设新城镇。

 

由华人经营的砖窑纷纷在梧槽河与加冷河一带设立。早年人工制“牛踏砖”,由牛只践踏混合的粘土浆,风干,放入砖块模型去烧或风干。

 

后期地理调查显示,从加冷河往西到女皇镇和裕廊,往北到武吉巴督和林厝港一带有适合制砖的粘土,也是本地砖厂设立与发展的走向。

 

1858年,殖民政府在实龙岗路设立砖窑,附近有充足水源,也有粘土床的原始材料,聘用罪犯劳工,包括苦力、柴火工人、泥瓦匠、木匠、铁匠制砖。制砖方法也从边坡成型(slop-moulding)发展到一年后引进制砖机器,提升生产力。这些砖瓦与其他建材的素质之高,令监狱长在1867年的阿格拉建筑展上荣获银奖。当时很多主要的殖民建筑,包括政府大厦,都以砖块砌成。

 

更多砖窑在西南部设立,这类商业砖窑开始在报章打广告。20世纪初期,实龙岗和马里士他一带砖窑纷纷设立,包括Fraser & Cummings公司和婆罗洲公司设立的亚历山大(Alexandra)砖厂,一度是本地规模最大的砖厂。当时,加冷砖厂机器制作的砖块售价为1万个140元。

 

战后复业困难重重

 

1928年,砖厂业内刊物列出荷兰路的7家砖厂、巴西班让的亚历山大砖厂、后港的鼎山砖厂。刊物标出“双口鼎”砖区:从红山到女皇镇一带则有9家,除了亚历山大,其他都用华文厂名。

 

战后,福安、亚历山大与裕廊砖厂恢复营业,西部的新旧砖厂也是。1951年,砖厂集合发起成立“星洲砖业工友联合会”,当时砖价惨跌,劳资常有薪金纠纷与失业等问题。9家砖厂聘用约千名员工。1960年有三家砖厂倒闭,包括巴西班让砖厂。

 

新加坡自治、独立后,砖业出现生机。公共住屋政策与发展规划,促成对砖材需求大增。生存下来的砖厂自我改造或现代化,设立工业砖窑。政府也积极寻求外来投资,比如:1965年,由澳大利亚与马来西亚投资者在裕廊联合成立“瓷厂(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1972年,建屋局为稳定建材来源,决定设立专属砖厂。当时位于武吉巴督的新新砖厂因财务危机而关闭,建屋局便接管砖厂,1980年耗资2000万元装置两个隧道砖窑,将产量提高到每年9000万块。年底,建屋局还从中国进口200万块砖来纾解供应的不足。本地砖厂产量主要应付内需,但一些公司也把砖出口到马来西亚及其他市场。

 

赖启健博士指出,建屋局早年的标志是砖块围绕房屋,1980年代更新标志时砖块不见了。当时,建屋局开始采用预制墙面与房间,节省人力成本。赖启健说:“砖块需要一块块砌上去,手工大,费时,成本高,又占地方,加上劳工少,在1980年代明显消失,逐渐为钢铁玻璃所取代。”

 

1983年,环境部因环境污染,禁砖窑用柴火,只许用柴油。这对传统或小型砖窑构成压力,要不结业,要不更新器材继续营业。接下来20年内,从旧裕廊路到蔡厝港、碧兰路(Brickland Road)到红山一带的土地被征用,五六家砖厂(包括裕廊、亚洲)迫迁。2004年以后,再也没有本土制作的砖块,改由外国进口。砖窑耸立的高细烟囱从此消失,只有裕廊的陶光和Focus Ceramics Services还保留龙窑,主要烧制陶瓷。

 

目前进口到本地的砖块主要来自柔佛,一些档次较高的时髦砖块则从澳大利亚等地进口。一般建筑的厕所与电梯用的则是耐用的粘土砖。

 

亚洲砖厂第二代:经营砖厂如开杂货店

 

亚洲砖厂是华商黄仲行(1909-1980)在1952年设立,传给第二代:黄书萍(77岁)、黄书池(74岁)和黄国庆(68岁)。截至2004年,该厂制作了52年砖块。黄家兄弟受访时说,当时生意还可以做,月产量400万块,但因政府征地,只好结业。

 

当年,在印度尼西亚做生意的黄仲行,回新协助友人管理“星洲砖厂”,靠150元养活一家十几口。他在砖业萧条时敢敢创业,在惹兰南山设厂,那一带集中五六家砖厂,附近有条路取名“砖窑路”(Brickland Road,即现在的碧兰路)。

 

星洲砖厂制作牛踏砖,亚洲砖厂用半机械化机器与木窑(用木材来烧砖的窑)制砖,打碎机打碎泥土,用抽风机将泥土锯成一条条,才用钢线切成块状,靠太阳晒干砖块才能进窑,每月产量几万块。后来购买高压机器,压出的砖块较干,不必晒太阳就能入窑。

 

黄书池说,砖厂为增加产量与质量,1962年设立“八卦窑”(Hoffmann Kiln),本用煤炭烧,后用桶滴油入窑,用意大利进口的机器喷油,月产量可达70万块。第二代八卦窑从十多个防火门简化成四个,方便熟砖取出,放入未烧砖,用叉车进出窑,烘干房烘干砖块,品质较均,人力较少,月产量增加一倍。

 

1985年砖厂安置全自动化的隧道窑,从打碎、切块、出入窑、烘干,全自动化,从窑头到窑尾需一天半,月产量达250万块。黄书池总结:“木窑、八卦窑的基本原理是砖不动、火在动,隧道窑则是砖动、火不动,比较省油,并借用热气烘干砖块,非常环保。不过,越先进的机器越需严格掌控,原料什么的都要对,一点差错就会砖爆。最怕半夜三更电话响。”

 

砖窑是粗重活,很难请工人。早年连采原料都用人工挖,后来才用铲泥机。黄国庆说,经常得请砖工吃饭或借贷,不然他们不开工。一旦窑坏了要修,因热度太高,工人容易受伤。

 

黄家兄弟在这一行经历风风雨雨,生意上上下下,惨遇1988年亚洲金融风暴,隧道窑刚建好投入生产,银行逼债,吃不下饭,兄弟抵押住屋,靠票据贴现度过难关。

 

本地砖厂向来得面对外国进口砖、洋灰砖等的竞争,黄书池说:“开砖厂像开杂货店,什么砖都得做,包括地砖、砖片、颜色砖。”普通砖每片售价两三角,地砖五角。福康宁山与圣淘沙的地砖,美国人俱乐部(The American Club)及一些私宅洋房等都用上亚洲砖厂的砖块。

 

黄家三兄弟自1960年代先后加入家族生意,觉得做砖很辛苦,不做砖后,终于脱离苦海!

 

亚洲砖厂后期本想进口柔佛砖块,但发现没赚头而放弃,专注在马来西亚种植胡姬花、养猪等其他生意。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