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保健

做有意义的事 积极应对抗疫疲劳

Image
林弘谕 - 08/06/2021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给人们带来的身心灵影响,跟去年阻断措施期间的有所不同。这个阶段,人们对疫情带来的反复变化感到疲惫,对不断传来的疫情坏消息感到恐惧,甚至愤怒,出现“抗疫疲劳”。抗疫疲劳的症状和风险是什么?何时需要寻求医疗帮助?公司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帮助员工应对疫情带来的压力?受访心理医生从个人、家庭、工作、休闲等方面,为克服抗疫疲劳支招。

 

冠病疫情不断来袭,面对一波波的抗疫浪潮,许多人已身心俱疲。从5月16日开始至6月13日的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现在已进入最后一周。过去三个星期,社区病例仍有所增减,防疫不可松懈。

 

这个星期后,政府将公布最新的防疫举措。对于这种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的抗疫之战,很多人都出现了“抗疫疲劳症”。

 

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所带来的身心灵影响,跟去年冠病阻断措施期间的仍有所不同。

 

这种“抗疫疲劳”,指的是人们对疫情带来的反复变化而感到疲惫,以及对不断传来的疫情坏消息而感到恐惧,甚至愤怒。

 

记者采访了心理医生,从个人、家庭、工作、休闲,谈如何解除这层疲累的心结。

 

樟宜综合医院心理医学顾问医生莫嘉玲受访时指出,在过去18个月里,许多新加坡人不得不对疫情带来的诸多变化而一再调整生活。这种调整尤其影响了那些平日喜欢花时间与家人在一起、社交、外出就餐和旅行的人。

 

这期间,抗疫疲劳像是纷纷落叶,在人们心头堆积起一个个小山丘,大家在疫情期间经历了精神、生理和情感的疲惫。当人们不断通过媒体、网络或聊天群组接收到有关疫情的新闻,看到它对家人、朋友、国家和经济造成的重大影响时,就可能衍生出“抗疫疲劳症”。由于其不确定性,人们可能会将疫情视为一场无休止的马拉松,并为家人和亲人的健康而担忧。这种情绪和失去控制力的感觉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绝望感。

 

抗疫疲劳的症状和风险

 

莫嘉玲指出,悲伤、沮丧、易烦躁、担心、疲倦、无助和失眠等等,这些都是抗疫疲劳的症状。如果有以下情况,就有可能出现抗疫疲劳了:

 

  • 每天不断沉浸在有关疫情如何影响世人的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中;
  • 缺乏渠道来抒发个人的心理挣扎与担忧;
  • 忽视自我照顾和心理健康,这可能会导致或加剧无助、无望和焦虑的感觉。

 

每个人都在经历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冠病疫情。莫嘉玲医生说:“尽管如此,一些人可能会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多冲击,而出现抗疫疲劳症。因为疫情严重摧毁了他们的希望和抱负,担心无法继续养家糊口和失去机会与竞争力,更恐惧失去独立能力。”

 

另一方面,年幼孩子的心理也可能受到冲击,因为他们会感觉到父母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此外像目前这样居家学习的日子,不晓得是否会一再发生, 日常生活打乱让他们很不安。孩子也很少有机会参与户外活动或与朋友互动,而这些活动对他们的社交发展和健康至关重要。

 

抗疫疲劳症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每天各媒体和社交平台不断提供全球最新的疫情消息,时刻提醒人们关注疫情的严重性和影响,进而使人们感到压力重重,有时甚至感到气馁与无助。莫嘉玲说:“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受到的影响更大,特别是面对失业,失去亲人,无法见家人和朋友,感到孤独时。这可能会导致患上抑郁症和/或焦虑症,恐慌发作的风险,尤其是解决疫情一再存在着不确定性,使人们的这种情绪问题进一步加剧和延烧。”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对于当前的疫情及它对生活的影响,人们会感到悲伤、愤怒、失望和气馁,这些都是正常情绪。但是,如果自己无法缓解这些症状且出现以下情况,就应寻求医疗援助:

 

  • 感觉这些情绪开始吞噬、淹没自己;
  • 每天花很多时间反复思考疫情问题;
  • 它已影响工作能力或与家人和朋友共处的时光。

 

对于正在面对抗疫疲劳的人,莫医生认为这些人必须懂得自救。他们应该勇敢承认所承受的悲伤、愤怒和失望。然而,应晓得如何跳脱这些情绪的枷锁,因为这些情绪可能会反复存在,并时刻侵蚀心灵。

 

相反的,人们可以享受生活中简单的快乐,例如抽出时间与朋友、家人交流,跟宠物玩乐等。过去一年多来,许多人也从事有意义的活动,掌握新技能或培养爱好。

 

莫嘉玲医生提供五个小贴士,帮忙人们缓解与应对抗疫疲劳症。

 

  • 跟别人交谈,因为共同分担痛苦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失望与恐惧,并提供安慰。
  • 从各种媒体新闻中解脱出来,限制每天阅读和收听新闻的时间。
  •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运动促进精神健康,并让人重新获得对身心灵健康的掌控。
  • 参与有意义的活动,这不仅能让人在沮丧时振作起来,还能在疫情后继续参与活动。有些人花时间在动物收容所照顾动物,或是提高人们对他们关心的事业的意识。
  • 学习感恩。珍惜所拥有的,感激带给生活快乐的事,例如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家里相处,为家人做饭等等,这些活动或许是生活恢复正常后所无法做到的。

 

公司设立员工健康计划

 

去年疫情期间,微软公司对八个国家约6000多名员工做了调查,新加坡的员工面临更严重倦怠感的人数最多,有29%的受访者坦承面对这种疲累的压力。

 

莫嘉玲医生指出,职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员工应对疫情带来的压力。

 

第一步是让公司领导人认识并承认他们的员工正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而这种压力因疫情的反复而倍增。老板需要言行一致,例如: 确保在下班时间和周末避免发送工作邮件、短信等,除非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工作。

 

然后,公司和机构可以开始考虑建立心理和情绪抗压的步骤,让员工拥有照顾自己和团队的知识和技能。这可以采取教育的形式,以识别压力、情绪困扰、应对策略、技能沟通与同理心和行动,多方支持面对压力的同事。

 

从长远来看,公司可考虑设立一个员工健康计划,以协调不同的服务,培养员工的心理和情绪韧性,以应对在正常和特殊时期发展的挑战。

 

莫嘉玲医生说:“我们医院有个专门部门,制作了电子小册子、视频等,帮助员工自我护理,增强心理健康,同时应对疫情的各种压力源。我们也设有一套由训练有素的同事义工组成的支援系统,为有需要的同事提供情感支援。”

 

如何克服抗疫疲劳?

 

新加坡中央医院心理学家廖诗敏认为,抗疫疲劳的压力直接反映在四个方面,包括:生理、情绪、思想和行为。

 

  • 生理反应:心跳快速,呼吸困难,胃不适,肌肉绷紧,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好,食欲不振,膀胱控制不良,性欲减低等。
  • 情绪反应:易怒,担心,对事物不感兴趣,失望,伤感。
  • 思想反应:小题大作,井蛙之见,自我批评,绝望。
  • 行为反应:屈服,逃避,过度补偿。

 

廖诗敏指出,抗疫疲劳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下降的综合征。“那些感受压力过大的人,可能会过于投入自己的工作,相反的,疲惫不堪的人则不会再投入工作中。”在倦怠的心灵侵蚀中,个人会丧失动力和参与感,甚至最后选择放弃。

 

她说,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才能有效地抗衡,尤其在这个疫情期间。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说,自己也感觉抗疫疲劳,身边许多医护人员也有同感,尤其是“高警戒”最初两周,社区疫情起落不定,加上医护人员面临的风险,大家都身心疲累。

 

虽然前头是未知数,但是纵观整个疫情局势,这股抗疫疲劳症可能会再拖一年半载。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有更多私人空间,多参加一些活动,比如运动,出去跑步,烘焙等,都可以帮助缓解抗疫疲劳。

 

居家办公时也必须遵守既定原则,即“工作有时,休息有时”。通常,因为工作时间混乱,才容易导致抗疫疲劳症。

 

新加坡中央医院高级首席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Christopher Gabriel)指出,所谓居家“工作时间”,这个地区是家人禁止进入的。不要把卧室当成工作台,因为这会影响你的睡眠模式。通过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设置明确的界限,经历抗疫疲劳的人,将会养成更健康的工作习惯。

 

生活“如常”,遵循过往同样的模式,就好像去公司上班一样。也就是说,正常时间起床,吃早餐,准备上班等,保持好这个节奏。如果可以,居家办公也应重视“工作服”,不要随意穿家里的简便装,例如背心或短裤。

 

居家办公注意事项:

 

每天跟同事通过电话、Skype或即时信息(IM)保持联系,这有助于减少孤立感。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可设定一个特定时间跟同事作视听交流。

 

遵循办公室的工作例行程序;

 

避免在工作的同时,也在房间里做家务,这打破工作常规;

 

避免跟邻居或其他你在工作时间通常不会接触的人交谈;

 

避免被家人,如孩子等分散工作的注意力;

 

避免想着可以在白天完成的家务事。

 

为陈笃生医院医护人员线上表演魔术

 

前晚,本地数码魔术师江天阔为陈笃生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家人表演了第二场线上魔术,为他们加油打气,消除压力。

 

江天阔说,当初是因为陈笃生医院出现冠病感染群,导致医护人员受到一些人的歧视。他们辛苦在前线工作,每天穿那些密实而闷热的防护服,身心疲累。“我身边也有一些医生和护士朋友,了解他们的感受。除了心酸外,我想还可以怎样帮他们。”作为数码魔术师,一个表演者,最擅长娱乐大家。所以安排这个表演,给这些医护人员和他们的家人、朋友带来一点正能量。

 

他说,5月30日第一场演出之前不晓得有多少人会上线观赏,毕竟医护人员都忙着工作,心里有点忐忑。“当天竟然有上百人上线观看,我们彼此都受到鼓舞。”他看到有些医护人员还穿着防护服,趁休息时间观赏。那一瞬间,他感觉能为他们打打气,很开心,尤其在这个疫情变幻莫测的时候,许多医护人员都出现抗疫疲劳。

 

江天阔说,疫情给表演者带来的伤害很大。但是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找机会和快速适应线上表演。他对数码科技较了解,所以转到线上表演并无压力。“我适应得很快,线上表演的机会自然越来越多。”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