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保健

应对疫情疲惫感

Image
李清副教授 - 01/08/2021

新明日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自2020年1月23日起(当新加坡出现首起冠病确诊病例),我国就一直在与冠病-19作战;疫情刚开始时让我们措手不及,但直到今天,我们也不能完全确定疫情会持续多久,因此有些人开始出现“疫情疲惫感”。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精神疾病,它也关系到个人和社区的情感、心理和社会福祉。这一年半里,人们会感到压力和担心;常见的担忧包括了染冠病(甚至死亡);害怕将病毒传播给家人和朋友,以及因失业而失去生计。

 

在冠病之前,我们不会经常在公共场合戴口罩,也不会保持社交距离。我们所有人都希望恢复正常生活——当人们因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感觉与社会“隔绝”,并厌倦了长期的疫情防范措施时,“疫情疲惫感”就会出现。社交孤立被定义为“个人层面上与家人、朋友、邻居以及更广泛层面上的‘整个社会’缺乏社交互动、联系和有意义的关系”。

 

认识症状

 

“疫情疲惫感”会让人们开始不太遵守公共卫生,或者干脆开始忽略这些信息。虽然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倦怠感,但这种感觉在青年和年轻人中更为常见。建立社交友谊网络是青年和年轻人人生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焦点;同时他们也可能认为他们染疫的风险不高。

 

“疫情疲惫感”常见的症状包括感到压力、烦躁、不耐烦、容易激动、易怒、嗜睡、活动力下降、悲伤、绝望、不信任他人、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佳和体重变化。

 

我之前曾在《新明日报》写过一篇关于应对冠病疫情焦虑的文章(刊登于2020年3月10日)。当时建议的一些方法也适用于克服“疫情疲惫感”。

 

文中提到的方法包括:我们要接受新常态,同时保持灵活性,因为有些建议可能会随着新的科学知识而改变;保持与疫情爆发前相同的节奏和习惯固然是件好事,但同时得确保参与的活动能让我们继续遵循公共卫生准则。此外,我们也必须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并了解及认识“疫情疲惫感”的症状。

 

什么时候求助?

 

如果“疫情疲惫感”的症状持续存在并变得更为严重,且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时,我建议向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家、受过心理健康培训的家庭医生,甚至心理医生寻求专业帮助。

 

别做重大改变

 

如果没有特殊任务要处理,我们不妨尝试进行一些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并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每个人都需要通过正确的渠道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也需获得家人、朋友、同事或者心灵或宗教的支持。

 

在职场工作与居家办公也有其压力,同事们彼此也可能进行比较,因此,好好处理我们的关系和冲突是至关重要的。

 

有些病人投诉工作倦怠,询问我是否应该辞掉工作;我通常会建议他们当下不要做出太多重要的改变。如果需要休息的话,考虑申请一段时间的假(病假或无薪假)。

 

一个人耗费过多时间浏览坏消息时,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我会建议减少花在电脑手机的时间。

 

肢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每天应坚持做适度的运动,并保持饮食均衡、睡眠充足的习惯。我们不应该吸烟、饮酒,以及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糖,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加剧焦虑和失眠。

 

Source: 新明日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