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怀旧

集美花园半世纪风情

Image
陈爱薇 - 03/10/2021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荷兰村一带的集美花园(Chip Bee Gardens)建于1960年代,349栋洋房和60个商店及低层公寓单位大致保留半个世纪前的模样。这里当初为何会从甘榜变成殖民地风情私宅区,却又拥有马来路名?历史、潮流、艺术和在地元素,汇集成这个小社区之美。

 

集美花园的所在地,老一辈称为荷兰路“五条石”,原本只是散落甘榜和种植地。

 

这一带是在1960年代初开始规划发展,为安顿驻扎巴西班让等地有家眷的英军。整个项目有603个单位,包括349栋三房式洋房、七座公寓(内有194个三房式单位),以及20个商店单位及楼上的40个住屋单位。殖民地政府于1965年以1700万元买下,1967年起英军陆续入住。

 

1968年英军宣布撤离。不像其他土地和建筑是直接交接,这个项目于1970年以700万元卖给新加坡政府。之后安戍部队(ANZUK,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联合驻军)迁入。1972年玛格丽特公主(现任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来新访问时,还曾到此参观。

 

随着安戍部队撤离,集美花园于1976年起,先后交由建屋发展局、新加坡土地局和裕廊集团对外招租。七座公寓出租率欠佳,1992年拆除改建为Merasaga共管公寓。2015年集美花园交给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租户仍以外籍专才为主。

 

前是私宅后是组屋

 

陈金燕(50岁,财务规划师)住在附近荷兰道组屋,母亲曾在建国中学(Buona Vista Secondary School,现为英华国际学校)食堂卖杂菜饭和经济米粉。

 

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当时我才小三小四,每天早上五六点会先到荷兰通道巴刹买鸡蛋、豆芽和豆卜之类的,然后背着书包经过惹兰依淡玛尼士(Jln Hitam Manis),走到建国中学把食材交给妈妈,接着从学校后门走到我就读的肃励小学(Permaisura Primary School)。建国中学像一个中转站,从前门进去是洋房区,从后门出去就是组屋区,像两个世界。”

 

陈金燕和一群非盈利组织“我的社区”(My Community)义工,每个月第三个星期六和星期日,会带团走访荷兰村、集美花园和双龙山客家坟场一带,有兴趣可报名参加。这个行程也包括在今年“我的社区节”内。

 

名字由来仍是谜

 

这一带路名都以马来文命名。大路Taman Warna指的是彩色花园,其他巷弄也多以颜色为名,如Jln Kuning(黄色)、Jln Kelabu Asap(灰色的烟)、Jln Puteh Jerneh(纯净的白色)、Jln Merah Saga(相思豆的红色)、Jln Hitam Manis(直译为甜甜的黑色,泛指肤色黑得好看)。Jln Rumia则是指庚大利,一种橙皮紫籽的果实。陈金燕说,马来路名相信源自早期甘榜的最直接称呼,如冒起灰烟的地方,有相思树的地方。

 

集美花园的名字又从何而来,至今仍无解。

 

在网上搜索“集美花园”,会出现中国厦门集美区。本地先贤陈嘉庚(1874-1961)出生于集美,和活跃于荷兰村的黄双林(1889-1970)都是“福建帮”商人,虽然黄双林来自安溪。两者之间难道有关?当然,这些只是臆测。五条石村民或荷兰村早期居民,可否为“集美”这个名字解谜?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