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激励

终身学习的落差

Image
汤玲玲 - 09/11/2014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学人视角

 

上个月中报章报道:《对待老龄化和年长者的观念和态度》报告提到,虽然有近九成年龄介于50岁和74岁的人士认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却仅有六成愿意上课学习。这份报告是活跃乐龄理事会委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撰写,报告反映了受访者的终身学习观念,在“知”与“行”方面出现的落差。

 

“终身学习”这四个字,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频密地在本地社会出现。

 

本地关于“中高龄群对终身学习需求与行为态度”的调查研究并不多;2008年由社会学者陈恩赐所撰写的《新加坡高龄者学习需求调查》报告,可算是一个较全面的调查。在1500名介于40至70岁的受访者当中,虽有略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对学习活动有兴趣,但是这个结论与实际参与课程者的比率存在落差,差距超过三成。该研究也发现,在课程内容方面,受访者比较有兴趣的,是关于健康、休闲、自我成长、心灵成长,以及一些技能课程(如电脑、外语等);对于与工作技能有关的课程,他们表示兴趣不大。然而,报告也反映选修工作技能课程的參与人数卻略高于其他课程,说明了人们重视实用课程。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婴儿潮世代的族群——也就是将来的高龄者,参与终身学习的动机和面对障碍的因素,在2012年,活跃乐龄理事会发布了该理事会委任飞跃社区服务中心所撰写的《新加坡年长者终身学习》报告,透过与总共64名50岁至64岁的学习者和非学习者的访談,了解到这个落差——除了显示年龄和教育程度对终身学习态度的影响,也反映出更实际的问题:比如是否有为年长者提供合适的课程内容、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年长者本身对学习的态度和周遭亲友的支持,以及适中的上课地点和时间等。在学习动机方面,与工作有关,例如为了找到好工作,提升职场竞争力,或是因为公司要求而学习。这些动机相当普遍,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在提倡通过终身学习以帮助人们在工作上取得提升的效果,却也令人关注对“终身学习”的狭义务实定义,是否会导致对“促进终身学习基本旨在培养不断积极参与学习的习惯以丰富完整人生”的忽略。

 

9月中有幸参与台湾新北市政府所主办的终身学习国际论坛,在与东亚学者和实践人士交流之际,感受到东亚社会为终身学习推展政策所付出的努力。他们在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终身学习与学习社会框架下,对营造全民参与与全人发展学习型城市设定了目标。韩国自2001年开始发展终身学习城市,朴槿惠政府更透过“建构人生百岁时代的终身学习体系”政策促进“幸福学习中心”的运营,积极提供人人都能在社区,随时进行学习的机会。台湾则自1996年开始提出建立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议,重要的里程碑包括奠定1998年为终身学习年,同年开展社区大学这个极具特色的终身学习机构,2002年制定“终身学习法”,2010年由教育部订定为“终身学习行动年331计划”,鼓励人们每天运动30分钟,学习30分钟及日行一善。

 

大会结束后,参观了新北市的一些终身学习机构,喜见自然促进老少互动模式的空间运用。例如,新店区的安坑国小校舍设置了乐龄学习中心和终身学习资源中心,加上活跃的妈妈志工穿梭其中,走进学校宛如进入邻里社区般的亲切。而同区的崇光社区大学则与崇光女中共用一些设施,每周也举办与中学生交流的代际活动。台湾的社区大学强调结合社区学习与社区发展,除了融入各个社区的独特人文,环境的学习和参与,也在促进公民意识,在形塑公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占了重要角色。

 

此行对台湾终身学习推展的入门认识中,我已可以体会到台湾终身学习研究者吴明烈教授所言:在台湾,终身学习已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并且已实际融入民众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与习惯”。

 

回想终身学习理事会旨在推广终身学习文化的目标,想起《新加坡年长者终身学习》报告中提到,有些非学习者从未听过“终身学习”,更不知道其意义,期望在接下来,本地会有更多更广泛终身学习的推介,除了吸引不同背景的公众参与学习,也同时促进大家对终身学习意义的共识,在主动迈向一辈子的学习之旅时,实现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