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怀旧

他们的手艺留不住放不下

Image
王舒杨 - 30/12/2014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时代变迁、生活习惯改变,催促着一些曾经兴盛的手艺逐渐走向没落,

 

但有些人始终信守着这份执着。不论是磨一把传了几代人的刀、修理一个似乎早已属于

 

旧时代的缝纫机,亦或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煮出同一种老滋味,这都是心灵与汗水的凝结,匆匆岁月里固执的坚守。告别放下旧事,谈何容易……

 

时间在他们身上凝结成一身好手艺。在67岁磨刀师傅李慧贞的世界里,岁月随着那磨刀石上的一推一拉,深一脚浅一脚地推进。62岁缝纫机修理师傅林亚平的手,不知多少次神奇般地让戛然而止的针线重拾生命,继续随着秒针的滴答声流转。

 

这些寻常生活中的普通声响,蕴藏着非凡精专的技艺,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李慧贞的父亲是一名磨刀师傅,在三四十年前店面月租才55元的日子里,他凭借这门手艺开店养活一家人。但两个儿子没有继承手艺,李慧贞反而成了父亲的接班人。当年,年轻的李慧贞一边在老人院工作,一边跟父亲学手艺,直到1974年正式掌管店铺。

 

磨刀店取名“包利”,源自“包你刀利”之意,40年间,大规模生产的作业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市面上买来的刀,钝了就在家里简单磨一下,磨不出来也就丢掉买新刀。磨刀人拎着砂石沿家挨户寻刀的日子一去不返,磨刀技艺在本地也濒临消失。

 

如今,还会寻求磨刀服务的人越来越少,磨刀师傅也已寥寥无几。据了解,本地现在仅存的磨刀店只有三间。

 

然而,李慧贞依然坚守这门生意,每天从早上11时工作到傍晚6时,平均半个多小时磨一把刀,剪刀可能还要花更长时间。她说,她的客户主要是常年来磨刀的老顾客,而有些理发店也会来找她磨剪刀。

 

没有冷气的店铺里,李慧贞汗流浃背,因为不能让钢粉漫飞,连电风扇都不能开。她说,女儿是“爱漂亮的小姐”,才不要接这个辛苦的工。“收徒弟?哪里可能!”李慧贞说,她自己也学了六年才敢磨顾客的刀,如今的年轻人有谁要耗费功夫学这样一份钱不好赚的手艺。

 

提供“流动”缝纫机维修服务

 

林亚平也在静静守护一份凋零的行业。现在很少人在家里缝纫,驾车提供“流动”缝纫机维修服务的他,名片上印着马来文,因为华人的生意越来越少了,马来客户还稍微多些。去年2月本报的“街访街坊”栏目刊登了有关林亚平的故事,吸引百名读者来信询问。然而,林亚平在一番短暂欣喜过后,很快再次意识到了惨淡的现实。“他们打过来跟我说,让我不要放弃。有一些是旧顾客,谈起以前的事。没有多少新生意,因为这行就是这样了,只会更难做。”

 

林亚平有时会接到令人唏嘘的电话。曾经是他长期顾客的年长者过世了,留下一台缝纫机,家里没有人会用,请他过去回收。“很多我以前的顾客都是老人家,都不在了。”

 

还能撑多久?林亚平既想退休,又不知道何时才舍得放下毕生的手艺。

 

为了记录本地传统手艺,国家文物局近两年来制作多部纪录短片,呈现“消失中的手艺”。“细说社区文化”(Heritage in Episodes)系列纪录片已经上载到文物局的YouTube频道“yesterdaysg”,呈现的传统老店包括坚持制作潮州传统糕点的锦泰饼家,以及本地仅存的藤制品店家合盛藤业店等。

 

国家文物局总司长(政策)陈子宇说:“趁这些手艺还在,国家文物局对它们进行研究,并和传统业者合作,了解他们的工作,以便能向更多人展示这些不被人熟知的故事和特色。”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