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文化

论孔颜之乐

Image
姚远 - 15/04/2016

儒家网

分享

Facebook Email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是孔子之乐。“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是颜子之乐。北宋大程夫子“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随着理学的兴起,寻孔颜之乐成为理学家们探讨的中心话题。孔颜之乐为心体之乐、德性之乐,是内在的、持久的。感官之乐依赖于外物,是外在的,偶然的。《性自命出》云:“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悦而后行”之乐停留在欲望这个层面,正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只有颜子一人能够做到“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也称自己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颜之“乐”与孔颜之“好学”是统一的,所谓“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君子“反身而诚”,则有大乐,而“反身而诚”之“反”即是“学”。如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好学近乎知”,又“知者乐”,故唯有笃实去“学”,才能体会到内在德性之“乐”。此“学”不是今人所从事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是“为己之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高于“好”,但孔颜之“好学”,学而无所学,“好”即是“乐”。

 

程子作《颜子所好何学论》,判定“颜子之与圣人,相去一息”。程子根据孟子“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认为颜子之德“可谓充实而有光辉矣,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所谓“守之”与“化之”,如同“汤武反之”之于“尧舜性之”。由于“乐”与“好学”相统一,这也有助于领会至圣孔子之乐与复圣颜子之乐之间的区别。

 

孟子对“欲”“乐”“性”作出区分。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当然,“君子欲之”之“欲”不是欲望,而是“可欲之谓善”之“欲”。从境界上说,“性”高于“乐”,“乐”高于“欲”。

 

虽然宋儒一般把孔子之乐与颜子之乐并称为孔颜之乐,但体会“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二者还有细微差别。“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虽没有特别强调生活环境之艰苦,但孔子之乐“合外内之道也”,所谓“乐亦在其中矣”。《中庸》四章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孔子乐在其中,即是“知味”。常人箪食、瓢饮则不堪其忧,颜子能安贫乐道,虽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既然说“不改其乐”,一方面说明,“忧”自外来,而“乐”在心中,贫困的生活不能更改颜子心体之乐。另一方面,颜子之乐虽也“乐在其中”,但此“中”是“诚于中,形于外”意义上的“中”,有内外物我之别,只是不会让外在的艰苦生活动摇其心而已,故复圣颜子之乐在于“反身而诚”。而至圣孔子之乐已经达于化境,“乐”即是“性”,即是“时中”,“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既然无内外之分别,就无所谓“改”,故只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足矣,不必特别强调生活之贫困。

 

再如,孔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比较孔子之乐以忘忧与颜子之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忘”与“不改”,其间也有细微差别。“忘”字可谓微言大义,其实有“所过者化,所存者神”这层意思,“乐以忘忧”即“日新之谓盛德”,内外浑然一体。“不改”不及“忘”,犹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于“贫而乐、富而好礼”,“狷”之于“狂”。

 

"Source:   儒家网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