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激励

杜南发:散行散记

冬日晨光里的日月潭湖面,水光潋滟,如江南山水的写真。

Image
杜南发 - 03/01/2017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行色匆匆,仿佛已是现代行旅的宿命,景色无心,走过看过,就成过去。

 

只有一些无意间的相遇,一点感触,或许可以留下一些或深或浅的意思。

 

1.水光潋滟

 

冬日清晨,空气微寒。

 

旅舍阳台外就是湖水,对岸山峦依然幽暗,仿佛坚持守着黑夜的身影,山岭棱线处却已透着曦光,天际晕明,轻染微红。

 

湖面悠悠,水流缓缓,波光粼粼,一丝一缕,一闪一耀,千条万点,都是安静的天光。

 

山影水光,如此安静,又如此灵动,如此情境,或许只有“水光潋滟”四字,最为贴切。

 

潋为水波相连,滟乃水光熠熠, 潋滟就是形容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眼前如此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轻波微亮的情景,自然就是水光潋滟。

 

这四字,出自苏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西湖,那是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初春,他在杭州任通判,时当春寒料峭,他眼前的西湖春水,想来也一样闪烁着安静的天光吧。

 

1928年岁末,徐志摩自欧回国,在南中国海的客轮上写下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诗里也有“波光里的滟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可见水光潋滟的动静之美,总会动人心弦,如同生命的本相,总会在心头荡漾,有心无心,都在等待一次被触动的时候,让人看见那如露亦如电的梦幻泡影。

 

这天清晨,这片水光潋滟的湖水,这次无意间的相遇,就在日月潭的涵碧楼。

 

70年代中旬到台湾,就住过涵碧楼,只是当年那座黄琉璃瓦白石栏干宫殿式风格设计的旧楼已毁于地震,如今重建新楼,已是现代木石禅味风格。澳大利亚籍建筑师早年在新加坡开业,运用水廊与灯光设计,强调光景交融,装修简约,注重细节,展现的是干净的奢华。

 

新楼利用山坡地势,节制楼体高度,显得优雅含蓄。旁边另一栋新建旅馆,则傲然高耸,金光熠熠,显得霸气凌人。一隐一露,高低立见。

 

一日湖边散步,偶听路过游客说,看日月潭,住那栋高楼最好,居高临下,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话虽属实,却没意思,毕竟一览无余,也就无趣。

 

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向来重视“三远法”,最早提出者是北宋画家郭熈,他说山有高远、深远、平远;同时期的画家韩拙则说,水有阔远、迷远、幽远;时人合称“六远”。元代画家黄公望则结合两家之说,以平远、阔远、高远为山水的“三远。”

 

无论三远或六远,都是一种突破个人视线与空间关系局限的观景造境之法。

 

这种不受空间和视线限制的观察法,被今人称为“散点透视法”,又称“动点透视”,不但是中国绘画独创的主要特性,也体现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

 

以此观察景物,不拘于某一视角,更不拘于一山一水,俯仰流盼,自由自在,让自然与观者之间,任意交流,无拘无束,意趣自生,自然就有无穷无尽、品味自得的感受。

 

高楼观景,固然可以一览无余,单一视线,只能看见一面风景,再好看,也单调。

 

涵碧楼的高度正好,放眼平视,三远六远皆宜,前山近水,历历在目,宛如画卷,可观可赏。

 

难怪1948年蒋介石自大陆败退台湾,就经常下榻于此,还曾一度计划以此地为“反攻”指挥所,想是因为其位于岛屿中部,宛如中军位置,以上世纪的作战条件与观念,可以运动两翼,或左右回旋,也可以避免全岛被中间切断。唯有面海背山,少了退路,只是当时的蒋介石已确是退无可退。

 

虽然爱题写“毋忘在莒”,天天高喊“反攻大陆”,总是形势比人强,败军之帅不堪言勇,这位五星上将也只能不时从台北来到涵碧楼,坐看眼前这片小山小水,思念昔日坐镇的万水千山。

 

见过一张蒋介石在楼前的旧照片,摄影师大胆从他背后拍摄,照片里只有蒋氏独自坐在藤椅上的背影,面对日月潭的山峦湖水,在他心中,不知道又是一种什么滋味。

 

虽然不知道,但可以想象,亦不难想象。

 

山下水边码头,依然称为蒋公码头,码头旁昔日卫兵岗所,仍然在寒风里守着一艘木制的“蒋公手划艇”,旧照片里就有蒋氏夫妇同坐木艇泛舟日月潭上的记录,手划艇者是身后的船夫,木艇外观近似,是否为原来文物,亦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

 

对面的山,原名巴兰山,后改名青龙山,1971年蒋介石在山上建慈恩塔以纪念他的母亲,似乎说明这时他已明白自己只能在此了结一生。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夕阳,是晨曦,甚至清冷的月光,都有各自安静的光。

 

只要有安静的光,就会有水光潋滟的光景。

 

如此秀美的光景,有如许多思念和遗忘的岁月,和自己有关,也无关自己。

 

2.国境之南

 

早年每想及恒春半岛,就会想到《思想起》,耳边会回旋着吟游艺人陈达悲怆沙哑的声音,充满岁月风尘的沧桑感。

 

1981年4月初陈达在恒春车祸去世那天,我刚好在台北《中国时报》编辑部,当时还在报社工作的林清玄跑过来告诉我这则刚发生的消息,当时的感觉,好像一把月琴弹唱的歌声戛然而止,并没有感觉是一个时代的感情悄然翻过一页。

 

《思想起》是陈达生前最爱弹唱的曲子,所唱的恒春调,原是早年漳州小调的锦歌及闽南民谣传入台湾后,受地方客家民歌影响而形成,延续漳州民间锦歌念唱的形式,多是吟唱早年移民唐山过台湾的艰辛,朴实的闽南乡土气息,流露着思念故土的时代情怀。

 

这回到恒春半岛,蔚蓝的海水,绿色的山峦,被落山风吹得朝向一面弯腰生长的“风剪树”,依然如故。

 

只是一路仿佛总有电影《海角七号》的味道,也不时会浮现范逸臣在电影结束前所高唱的主题曲《国境之南》。

 

“国境之南”是一个奇怪的名词,原是二战时日本帝国对其国境以南地区(或战争殖民地)的称呼,以此为一部台湾本土电影压轴的主题曲,加上不断以日语朗诵贯串整部电影的旁白,是一名日本负心人写给被遗弃台湾小情人的心意告白,如此建构的“感情”叙事,使得电影的内在意含,超越表面上似乎简单有趣的男女爱情故事。

 

尤其主题歌里的副歌,不断重复地唱着这么一段话:“当阳光再次回到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我会试着把那一年的故事,再一次说完……”,阳光重来的期待,更使得深情款款的歌词,明显成为另一种心思的历史符号。

 

自恳丁北行,沿台26线到车城转向,就经过四重溪和石门古战场,这里又有另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清朝同治年间,日本借口琉球岛民在此被“生番”所杀,兴师问罪,于附近车城登陆,与牡丹社等排湾族人在四重溪发生战斗,日军首战失利,数日后双方又在石门大战,原住民据崖壁天险抵抗,终于不敌日军现代武器攻击,牡丹社头目父子战死。日军攻破石门,烧尽牡丹社,并诱逼各番社投降,成为征服者。

 

石门之战,清朝官方称为“牡丹社事件”,日方称为“征台之役”,也是日本军队入侵“国境之南”的第一战。

 

牡丹社事件后,清政府才惊觉日本的意图,开始积极经营台湾,设府建省,后因甲午海战失败,前功尽废。

 

冬日午后,车过石门峡谷,只见两旁山壁峻峭,断崖夹峙,仅有一小片狭窄枯干的河道,光秃秃的石滩上长满高大的芦苇,被冬季的午阳染成了金黄色,山风过处,白色芦花翻动起伏,在萧瑟枯黄中坚持展现掩盖不了的生命色彩与节奏,如浪如花。

 

这一刻,我仿佛看见满山谷晃动着牡丹社人不屈的战斗身影,听见生死的嘶吼,在山壁间回荡不息。

 

一样的空间,不同的时间,历史和现实,总是如影随形,可以忘记,却不会过去。

 

由199县道,横越恒春半岛东行,穿越山岭,经过牡丹乡,一路下山,就到了滨临东太平洋的旭海乡,山地部落温泉,被称为恒春半岛的后花园。

 

住宿牡丹湾Villa,隐蔽低调的度假村,周围河道围绕,村里的头目湖畔,散布着数量有限的独栋旅舍,水质温润的碳酸温泉,白日草木青青,夜晚寒意袭人,对远来自热带的旅人,不免有种恍若隔世独立的感觉。

 

早晨,骑单车到不远处的海边,入口处山边为一大片坟场,方向全部面海,不知道每一夜醒来的幽魂,是否会为了那阵阵海哭的声音而在寒风里幽泣。

 

黑色的沙滩散布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冬天海边的天空,有一种深沉的色泽,没有阳光,只有云层里的天光,反映在不断起伏的海面上,形成一片奇异的白光,寒光冽冽,汹涌而来。

 

阵阵海浪,带着太平洋的气息,跨越小半个地球,来到眼前的海滩,蓦然一个挺身耸立,不知所以就猛烈撞击,让蓝绿色的生命瞬间变色,碎裂成白色浪花,在阳光里飞溅、起舞,闪耀着沸腾的水光,斑斓的天光,奇异的寒光。

 

浪花的水色天光,跳跃的喧哗,如同生命最后的呐喊,放任情性,放荡形骸。

 

如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如同那首《国境之南》的歌声,亦如同海哭的声音。

 

碎石沙滩上,有一些被海浪冲上滩上的树枝浮木,想到日本推理作家赤川次郎也有一本名为《国境之南》的政治悬疑小说,书里的主题语就是:“谎言是一根浮木,早晚会被冲上岸。”

 

一晌贪欢,早晚也会醒来。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