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旅游

山林阳光海岸线 南——斯拉夫记琐

Image
谢裕民 - 15/07/2018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巴尔干半岛山林多,旅客沿着亚得里亚海走,看着林外的海岸线在阳光下与山比长,一程又一程,旅客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山林与海岸线还没比完。

 

1.

 

现在流行去克罗地亚,像20年前去布拉格。

 

说“去克罗地亚”是统称,新加坡人旅行,不可能大老远的只去一个地方;还有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山。克罗地亚的华文译名占优势,较容易上口,也就较容易记。但是,接近英语Croatia发音的,是台湾采用的译音“克罗埃西亚”。同样是Croatia,以克罗地亚语发音却天南地北,念成:斯洛瓦地阿。

 

会追问人家的名字,因为人家正式国名叫:Republika Hrvatska(克罗地亚共和国)。问当地导游,Hrvatska怎么发音,有点接近“柯伐斯卡”。所以是“柯伐斯卡共和国”?从“柯伐斯卡”到“克罗地亚”,差很大吧?一个名字就搞得这么累,算了,“克罗地亚”好了。

 

对克罗地亚的“认识”,从华文译名开始。其他三国就有待认识了,像波斯尼亚,其实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组成。这么说也不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只是地理上的名称,他们以种族为政治实体,分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哦!好累。还去旅行吗?

 

对旅客而言,地理环境无异,山色不绝,绿林遍延,分不出自己在哪里,除了上下车盖护照。四国其实都是前南斯拉夫(Yugoslavia)的组成国,二战结束,组成南斯拉夫的还包括两个国家——马其顿与塞尔维亚,两个自治省——科索沃与伏伊伏丁那(Vojvodina)。

 

在欧洲,斯拉夫人(Slavic)超过三亿,分东、西、南斯拉夫人,属于南——斯拉夫人的,还有保加利亚人。

 

1991年“苏东波”瓦解,南斯拉夫加盟国纷纷独立,科索沃只获部分国家承认,伏伊伏丁那留在塞尔维亚,成为自治省。

 

没去马其顿与塞尔维亚,马其顿太远,塞尔维亚跟四个兄弟关系不太好,旅客难做人,也没兴趣他们间的往事与战事。

 

欧洲史是一部战争史,巴尔干半岛则是欧洲的火药库。55万平方公里的半岛衔接欧亚两大洲,夹在地中海与黑海两大海中间,除了半岛内的战争,北方的入侵,还有两大邻居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占领。如此,整个古代与近代都忙于战争,也因此引发两次世界大战。1990年代的战事,则应验东方智者的“合久必分”。

 

当初组成南斯拉夫,是走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艰辛,是对社会主义的憧憬。学者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繁华犹如云烟。旅客迟到,100年后在南——斯拉夫的云烟里,凭吊昔日的繁华。今日欧洲的许多繁华,皆借往昔的繁华而繁华,但仍无法肩比往昔。世界太小,旅客太多;旅客易倦,克罗地亚因而流行。

 

2.

现在旅行,WhatsApp意外成了comfort zone。足遍天下,心系祖国,求取心理上的安全感。旅行还与国内的朋友聊天,够无聊。无聊归无聊,举目无亲,“聊”胜于无。

 

时差六小时的短信问:“这些地方会不会很ulu?”名字都叫不出。

 

大部分人都这么想吗?回:“会啊!都是上千年百年的屋子,‘这些地方’的人就在这些旧屋子居住、办公。”

 

“都是草坡,十几家聚在一起,像农村。”

 

因问题,送回几张照片:无尽的快速公路、干净的街道、漂亮的美眉,先进的脚踏车道、垃圾分类桶。

 

新加坡人喜欢知道人家赚多少钱。Google说,世界银行2015年的人均收入,斯洛文尼亚2万2250美元,克罗地亚1万2760美元,属高收入国家;黑山7220美元,塞尔维亚5540美元,马其顿5140美元,波斯尼亚4670美元,属中上收入国家。排名呢?新加坡人最爱排名。依次为36、58、81、99、101和107。

 

最后一定会问到:新加坡呢?

 

2016年5万2960美元,排名12。

 

亲爱的同胞,请放心,旅客绝对不会过“中上收入”生活,旅游区东西一点都不“中上收入”,最“贵宾”的是上厕所,试过2欧元,超过3新元。

 

WhatsApp在一个早餐时间问:“吃什么?红毛吃?”

 

“Mediterranean diet。”顺手拍了一盘早餐过去。

 

保健时尚流行地中海饮食。亚得里亚海与地中海同一波浪涛,同一朵浪花。蔬菜、谷物、豆类、坚果、乳酪……还有红酒。早餐就喝酒?是啊!同胞,秉着新加坡人心态,不喝亏本。地中海饮食其实就是“红毛吃”,不太讲究的话。比较健康?不知道。比较特别的是,简便的餐食,前菜就只有菜,生菜,而且只有一种,感觉像——牛;要不多几滴橄榄油或红醋,还是像牛。比较健康?真的不知道,牛应该比较健康。然后来一条全鱼,够一个人;想起小时候的kuning鱼,不过地中海餐没去内脏。

 

3.

记者有一道标准的问题:“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套在什么访问都适合,旅行也不例外。

 

山林,阳光,海岸线。

 

30摄氏度左右的阳光不能装作没看见。来之前,据说3月底还下雪,4月中就阳光遍天,布莱德湖(Lake Bled)旁山顶还积着去年冬天飘洒的雪。这样,热带岛民就失去一个展示春装的机会,又是一件T恤穿到底。

 

所以,喜欢在山林穿行,蔽去熟悉的烈光,着眼于山脚排成阶梯的沿海度假屋,形成一道新海岸线。巴尔干半岛山林多,旅客沿着亚得里亚海走,看着林外的海岸线在阳光下与山比长,一程又一程,旅客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山林与海岸线还没比完。

 

下榻的酒店也是“阶梯”的部分。在舒适的客房里望着亚得里亚海对岸的意大利,想起铁托(Tito)与他的社会主义。亚得里亚海最大的功能竟是见证两种意识形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演变。铁托是克罗地亚人,知道单是克罗地亚,海岸线已有1800公里,另有1000多个岛屿,绝对是资本主义旅游业的“温床”,否则辜负上帝赋予亚得里亚海的美。铁托没有辜负上帝,让克罗地亚的海岸线为外国资本家服务,赚取外汇;也设疗养所,让社会主义干部休养。无论什么主义,没有人拒绝美,拒绝钱。铁托走了,社会主义结束了,“伟大”的亚得里亚海告诉我们,什么是海枯石烂。

 

后来看了资料,WhatsApp回新加坡:“克罗地亚的奥帕蒂亚(Opatija)1890年就有酒店。”

 

WhatsApp回说:“新加坡1887年就有莱佛士酒店。”

 

想说的是,100多年前人们已发现亚得里亚海的美,我们现在才来。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才有今日如此成熟的旅游业,一个20多岁的国家不可能如此。没回WhatsApp。“有什么了不起”?

 

亚得里亚海的夕照也美了100多年,应该将她列入世界最美的落日名单里,比美北极极光。因为气候与水深的关系吧,海面看似泛着一层淡雾,将深色海面淡化成粉色系,部分海面转化为粉蓝色,烈红的彩霞也化作粉红色;粉蓝与粉红互透,形成不同层次的偏蓝粉红与偏红粉红,如此布开,澄亮的夕阳若缀饰于蓝与红互透的彩布上的珍珠。

 

在克罗地亚的扎达尔(Zadar),车子一直在山路上绕,进入一处ulu山区,就空有山;大家嘀咕,今晚不是要住黑店吧!才一转弯,便见几座建筑立于山尽处。果真是一处“黑店”。

 

刚进酒店。7.55pm,落日时分。大家丢下行李往酒店面海的中庭跑去,一个瑜伽班正近尾声,夕阳下双手合十,画面虽美,却有些造作。24摄氏度,无语,久久。一起看落日的女生叹:“好有恋爱的feel哦!”

 

是的,为了夕阳,酒店设于此。

 

4.

WhatsApp说:“不要‘印象最深’,旅游的三大要素是,景点!景点!景点!”

 

Ok!景点: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古城。

 

不管你喜不喜欢,还是要提历史、古迹。杜布罗夫尼克坐落阿尔干半岛南部石灰岩上。她是军事基地,兵家必争之城,地理环境近似马六甲海峡的马六甲,可惜马六甲没有留下古城。从七世纪开始,杜布罗夫尼克便分别为拜占庭、威尼斯、拿破仑军队、奥匈帝国占领,所以这里有各种风格的建筑,罗马式、歌德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

 

壮观的是城墙。上城楼,一下子觉得自己也伟大起来;堡内建筑尽收眼底,亦可眺望远洋,历史仿佛会因自己而重新上演。旅客可略略体会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如何运筹帷幄。“没有耶!大家忙着拍照。”说落日有恋爱feel的女生说。

 

景点:布莱德湖。

 

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湖,阿尔卑斯山与森林环抱,湖上的焦点是布莱德岛的圣母升天教堂。一直不知如何说清楚这里山水予人之感,后来觉得是文字∕文化问题;欧洲虽也山水,但地理环境有别,不是东方的山水,找到的华文词语总觉得隔了一层,一层文化与地理。社会流行语是重要的,或者还没有现成的套语供使用,这种套语也是观物的切入角度,或对事的价值观。所以只会说,无论从任何角度欣赏,只有一个形容词:美,谧静的美。此刻最适合的心境,也只有一个字:闲。湖与海之别在于静与动,你不会在亚得里亚海有此刻的心情,加上一座200多年的教堂,你会觉得,其实老天对你还不错,就因拥抱这片美与闲。(这种“中式”想法欧洲人大概没想过。)

 

再景点:布里特威斯湖国家公园(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

 

在克罗地亚中部,东方旅客套用自己的文化与地理概念,会说是欧洲的九寨沟。那也是,布里特威斯湖因石灰岩沉积形成各种湖、瀑布,九寨沟则因碳酸钙质沉积形成。

 

简单的原理构成各种水势之美,有时就在身边或脚旁,一下子有些慌忙,怎么美得如此“接地气”,是不是应该坐下来慢慢欣赏,喝杯冷饮或啤酒,超越背景音乐——轰轰的水声,大声地聊天。

 

不行,走道狭窄,游客多,天气热,一个半小时便匆匆走完16个湖,忘了看到什么。那个说落日有恋爱feel的女生累得说不出话。

 

景点+1:Ston

 

除了有“欧洲九寨沟”,还有“欧洲长城”。

 

世上还有第二座长城,在克罗地亚南部达尔马提(Dalmatia)的Ston小镇。这座The Walls of Ston于拉古萨共和国(Respublica Ragusina)建国(1358年)始建,15世纪完成,长7公里。拉古萨于现杜布罗夫尼克境内,也长期受奥图曼帝国保护,1808年拿破仑军队入侵,结束这个国家,并开始拆长城。如今,长城只剩5.5公里。

 

会知道这座欧洲长城因为要去吃午餐。Ston以生蚝闻名,未到之前,沿途海上已有许多生蚝养殖架或网。所以旅客经过,被告知要试一试。

 

生蚝比我们在新加坡尝的小,而且一个要3新元(上一次厕所!),倒是长城更吸引人。

 

欧洲人坐拥长城而不当作卖点,想起谈论中的“长城性格”或“长城心态”,或者应该爬上去,体验登东西长城之异同。

 

没有。旅客忙,长城不属行程。

 

5.

旅客不是在山林里穿行,就是在快速公路上赶路,远离城市,远离嚣尘。所以快速公路上也是节目之一。

 

快速公路两旁是幅无垠的长卷“田园山居”,欧式的田园风光,似曾相识,许是年少时的日历风景照,或是电视电影上的场景,然后车子转个弯,旅客就走入日历风景与影视场景的不真实。风景与场景很静,无人,不知道偌大的村子,人都去了哪里。然后车子再转个弯,又上快速公路。长卷上云不动,树不动,偶尔出现的牛羊也不动。谁的画如此逼真?

 

旅客都在赶路。这回主要还是看古罗马与奥斯曼帝国留下来的遗迹,这是他们现在的“卖点”。欧洲人重视历史,也较有“亲切感”,所以南斯拉夫解体后,欧洲人兴趣的是这些未曾开放的古迹。比如波斯尼亚的巴斯卡尔斯加(Bascarsija)、莫斯塔尔(Mostar),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旧区,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旧区、杜布罗夫尼克,黑山的科托尔(Kotor)等。

 

东方人走入这些古迹老是想,怎么不到罗马去?旅客累了怎么办?

 

置身古文明,旅客走入现代化的厕所,老是对文明感到困惑。上厕所是文明的行为,但是古迹中的厕所却演变成昂贵的商业消费。接着,突然想到自己的行为,在干吗?旅行?什么是旅行?

 

旅行也是文明带来的商业消费吗?和上厕所有什么差别?商业是文明的最终手段吗?

 

在波斯尼亚的莫斯塔尔古桥上,一名中年男人穿着短裤或坐或立于桥的护栏上,腰与膝盖都围着护带。后来才知道,这里有个传统——从桥上跳入内雷特瓦河。男子等待付钱表演跳水。

 

有摄制队伍欲拍摄这一传统,谈过后,中年男人在古桥旁的小屋找来一年轻男子;由年轻人表演,中年男人负责招徕。年轻人站上护栏,配合摄制队,瞬间纵身入河。好一会年轻人上桥来,胸前、臂、腿通红可见。

 

那一跳,将传统跳成商业消费。

 

又想起铁托与他的社会主义,还有智者的另半句话“分久必合”。

 

有这种想法真糟糕,也很令人讨厌,以后找不到旅伴。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