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 保健

让悲伤流动起来 为失落找个出口

Image
林丽娇(心理卫生学院,初期错乱症治疗计划资深个案辅导经理兼小组组长) - 23/05/2023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有些康复者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强应付压力的能力;有人反思后发现他们追求的其实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有人领悟到患病可能是身体给自己的一个警报,提醒自己放慢步伐,并因此改变了人生目标或生活方式。

 

5月24日是世界精神分裂症日(World Schizophrenia Day)。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涉及大脑的精神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幻觉和妄想,思维或行为也可能变得混乱。此外,患者或许会变得沉默寡言,缺乏推动力,认知功能退化或对社交失去兴趣。

 

我的童年好友在青春期患上精神分裂症。精通数学的她自小希望成为会计师,但学业受病情复发影响,她唯有停学休养。后来,她选择放弃深造的机会,找了一份安定但职位较低的工作。之后,好友结婚并生下可爱的宝宝,她虽然丧失了童年梦想、薪资较高的工作和其他相关机会,但她选择重新定义人生目标,在康复道路上顺利前进。

 

疾病不罕见 但公众认知不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2400万人被诊断患上精神分裂症;心理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则发现本地每116名国人中就有一人曾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分裂症。这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社会大众还是对它缺乏认识。正因如此,康复者(已经接受治疗并处于康复过程的患者)面对的不只是疾病症状和药物的副作用,还得承受大众的不解所带来的歧视与不公平对待。

 

在康复道路上,患者面对巨大的心理负担。例如病发时做出的异常举动造成羞耻感,如果得不到亲友的谅解,亲友可能因此疏远他们;病情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导致他们无法如常学习、就业或照顾自己,前途受影响,也波及家庭关系和经济状况等。康复旅程有多艰巨,可想而知。

 

他们因为患病而丧失的不只是健康,还有自我身份认同、机会和人际关系。这些失去让他们停滞不前,仿佛时间冻结了,所受的苦却又无法被社会大众看到,他们也因为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而无法得到支持——他们感受的是“被剥夺权利的悲伤”(disenfranchised grief) 。

 

“被剥夺权利的悲伤”又称“悲伤剥夺”,意指由于社会观念、偏见或误解而无法表达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换言之,明明发生了让你悲伤的事,你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压抑着悲伤,悲伤无法让其他人知道,也不会有人了解或认同你有悲伤的理由,因此剥夺了你悲伤的权利。

 

以病情为契机 重新认识自己

 

被剥夺了悲伤权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怎么做才能让悲伤好好流动起来?

 

精神分裂症为患者带来莫大的冲击,出现负面情绪是合理而且能够理解的。患者若能承认病症导致自己丧失了许多东西,就是让悲伤流动起来的第一步。

 

和其他情绪一样,因为失去而产生的失落感需要一个出口,失落感需要其他人的认同和“支持”。康复者的倾诉对象可以是自己信任的亲友或专业医疗人士,此外也可通过抒写或其他艺术抒发情绪和表达内心的想法。

 

此外是心态的转变。许多病症以及病症的复发可追溯至生活上不胜负荷的压力。与其纠结于回到过去患病前的自己,康复者不如以病情为契机,重新认识自己。

 

认清强项及手上资源

 

有些康复者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强应付压力的能力;有人反思后发现他们追求的其实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有人领悟到患病可能是身体给自己的一个警报,提醒自己放慢步伐,并因此改变了人生目标或生活方式。

 

人生旅程上必定有些跌跌撞撞。虽然康复者丧失了一部分的自己,但其他部分仍然存在,而且在剩余的部分中,必定会有自己的强项和优势,例如自己的坚韧和亲友组织而成的支持网络等。

 

认清自己的强项及手上的资源,便可利用它们克服悲伤,在悲伤的流动过程中,也可以更了解哪些事物最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如果需要帮助却难以向亲友开口,康复者可寻求专业辅导或支持小组。

 

康复旅程的步伐因人而异,亲友能做的是提供既安全又可靠的港湾,陪伴康复者一起感受流动的悲伤。康复过程不会一路顺风顺水,很多时候是向前迈进一步,接着又往后退两步。如果累了,随时可以歇一歇,准备好了再启程。

 

 

Source: 联合早报 © SPH Media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本网站所提及的第三者的意见、资料、信息仅为第三者的自身观点。在不影响第三者内容或资料的情况下,此内容或资料仅为方便及參考而已。活跃乐龄理事会对此而直接或间接引致的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损害以及对任何人因获取或执行该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引致任何的损失或损害,均不负责亦不承担责任。本网站所提及的任何有关第三者资料的展示和描述不应被诠释为活跃乐龄理事会所作出的声明、担保、认可证明或已核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