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

50场对话会打造更亲乐龄社会 年长者重视身心健康社交活跃

Image
王润 - 03/05/2015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收集到的意见将用来制定老龄化课题行动计划,计划包括七大方面:终身学习、就业、志愿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医疗保健、退休保障和老龄化相关研究。

 

自去年6月以来,负责人口老龄化课题的部长级委员会已举办近50场对话会,超过1300名来自各种背景的年长新加坡人参与专题小组讨论,为打造更亲乐龄的新加坡社会发表看法。

 

多数年长者在对话会中表示,健康生活不只是身体健康,也包括精神健康和保持活跃的社交生活。他们享受年轻一代的陪伴,并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护理服务,让他们原地养老。

 

很多年长者希望继续工作,不仅保持经济独立,也有活跃的社交圈子和维持认知能力。也有年长者热衷于志愿服务,在晚年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总的来说,年长者希望能终身学习,有更多学习、工作和志愿服务的机会。

 

收集到的意见将用来制定老龄化课题行动计划(Action Plan for Successful Ageing),计划包括七大方面:终身学习、就业、志愿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医疗保健、退休保障和老龄化相关研究。

 

新加坡印度人发展协会(Singapore India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简称SINDA)昨天针对印族社群举办另一场专题小组讨论,60人参与讨论,其中大多是乐龄人士。律政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英兰妮出席活动。

 

五个小组的建议主要包括保持家庭和睦是年长者享受晚年的重要部分,个人需对身体和精神健康负责任,并积极发展兴趣爱好。年长者应了解政府和社区提供的相关政策和计划,知道如何利用计划改善生活。

 

他们也建议为年长者开办的终身学习课程应“量身定做”,确保课程对年长者有用,也要使用年长者明白的语言授课。

 

英兰妮在活动结束时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印族社群所提出的建议和其他社群没有太大不同,他们关注医疗问题,希望有更多居家和社区护理,协助原地养老。

 

她说,他们在终身学习、活跃生活和看护方面的一些要求,其实目前已有相关措施可以解决,问题在于很多人不知道措施的存在,接下来的宣传需更具针对性。

 

马鲁丁(40岁,经理)带领其中一个讨论小组。他的小组当中,有五名年乐龄人士育有特别需求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其实都已经成年。年长者现在最忧心的是孩子日后的生活安排。也有几位年长者的住屋仍有超过十年的贷款,孩子给他们的支持有限,让这些年长者颇感压力。

 

年长者拉特南(78岁,退休人士)希望在住家周围有更多适合乐龄的长期活动和课程。她最近也向住家居民委员会建议,自己可担任义工,为弱势家庭的孩子举办阅读和数学补习服务。她退休前在学生托管中心工作,她希望能利用所长回馈社区。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