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

研究:比起男性 女性较长寿 健康却欠佳

Image
许翔宇 - 04/12/2016

联合早报

分享

Facebook Email


近900名过去20多年来参与“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的年长者,如今是SG90长寿定群追踪研究锁定的对象。研究人员要找出健康长寿者的生物指标,同时从他们生活和饮食习惯中寻找线索,对年长国人迈向“寿而康”的人生愿景做出贡献。

 

我国女性一般比男性长寿,但研究显示,长寿女性当中,“寿而不太健康”的概率或比男性高。

 

1993年启动的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在前年至今年8月的第四阶段调查中,跟进1万7000多人的健康状况,发现年龄85岁及以上者共有897人,最年长是96岁。

 

近半数,即450人患至少一种严重疾病,或者面对认知能力受损和无法完全独立生活的情况,当中66.7%是女性。

 

格外健康者,共有160人。他们既无严重疾病,也没有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能独立生活。其中男女比例相对平均,女性略多,占54.4%。研究指的严重疾病是心脏病、中风、癌症、肾病、慢性肺病和髋部骨折(hip fracture)。

 

同样步入八九十岁的“耄耋之年”,上述两组人的生理老化状况却不同。基因、饮食及生活习惯,或荷尔蒙变化,发挥了什么作用?

 

为了寻找答案,SG90长寿定群追踪研究(SG90 Longevity Cohort Study),希望邀请这897名长寿国人,明年3月参与一项更深入的研究,包括进行磁共振成像(MRI)、血液、尿液和细胞检验,以了解他们体质、认知功能和营养程度等,探索健康长寿的秘诀。

 

希望找出可助

国人健康长寿“生物指标”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简称新科研)各自斥资200万元,去年10月成立SG90研究项目,准备对约1000名年满90岁的乐龄人进行研究,希望找出可助国人健康长寿的“生物指标”(biomarkers)。

 

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兼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许恩佩,是SG90项目研究员之一,她也是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负责人。

 

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23年前启动时有逾六万名本地华人参与,探讨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对癌症和慢性病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身体欠佳无法受访等因素,已让不少人“掉队”。

 

许恩佩说,能参与最近一轮调查的近900名年长者,“是这个年龄层中身体条件较好的”。

 

“SG90研究希望找出健康长寿的秘诀,自然针对状况较好的长者,而通过对比格外健康和健康较不理想者的生理老化程度,有助我们了解长寿健康年长者的基因优势,以及他们在生活、饮食习惯方面值得借鉴之处。”

 

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以长期定群追踪的方法,掌握这群年长者20多年前分享的生活及饮食习惯详细资料,以及他们10多年前提供的血液和尿液样本,形成一个珍贵资料库,让SG90研究能以现今的检验结果与当年的资料做对比。

 

她说:“我们想知道,当年的尿液和血液样本,与如今的有何不同?另外,要分析两个同龄长者认知功能的差异,除了对比脑部扫描,也能研究他们20年来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这有助我们探讨如何协助国人尽早开始保健,以提高‘寿而康’的可能性。”

 

另外,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中有4200多名1919年至1930年出生的年长者,未满80岁就已过世。如果他们还活着,如今也是85岁及以上。SG90研究会将他们的资料,以及血液、尿液样本,与目前健在年长者的做对比。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封磊,是SG90团队另一研究员。

 

他说,SG90研究将通过失智症检测等深入调查,探讨教育程度对认知功能是否起保护作用,同时也会借助年长者饮食习惯等资料,对本地之前研究成果进行验证,例如喝茶或咖啡对延缓认知功能退化的功效。

 

SG90研究

盼日后望扩大研究规模

 

SG90研究日后会从本地其他研究中招募马来和印度族研究对象,并希望申请更多资助扩大研究规模。SG90项目的进展将在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院本月7日举办的研讨会上做介绍。

 

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和国大杨潞龄医学院是国大医学组织属下机构。

 

SG90长寿定群追踪研究,希望邀请这897名长寿国人,明年3月参与一项更深入的研究,包括进行磁共振成像(MRI)、血液、尿液和细胞检验,以了解他们体质、认知功能和营养程度等,探索健康长寿的秘诀。

 

男女比例一对二 我国上百岁人瑞有1200人

 

随着国人越来越长寿,本地人瑞未来10年预计会增加。学者建议提供更多针对80岁以上年长者的保健项目,协助迈向百岁者享有更好的生活素质。

 

本地达百岁的人瑞26年前只有71人。据新加坡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本地超过百岁的人瑞达1200人,男女比例是一对二。另一方面,本地90岁及以上年长者,目前有约1万5200人。

 

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院老龄化研究与教育中心(Centre for Age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简称CARE)执行总监陈慧明副教授受访时说,目前各社区大力推动的健乐项目(Wellness Programme),参与者大多是50岁至60岁乐龄人,少有80岁以上的人。

 

应思考在年长者

未太虚弱前提供保健需求

 

“有些年逾80岁年长者行动不便、不敢自己出门,他们可能与社会脱节,无人带他们参加活动。如何在这群年长者还未太虚弱前,提供针对他们需求的保健项目,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她建议,我国进一步加强对疾病预防的宣导,尤其鼓励年长者从运动、营养、口腔健康、预防失智症,及建立社会网络等方面着手。

 

CARE将在7日至9日举办一场题为“百岁人瑞是幸福老龄化的体现?”的国际研讨会,邀请医学、老龄学专家分享人瑞研究的成果。

 

一项名为“五国人瑞研究”(5-Country Oldest Old Project)项目的专家,将在会上发表对丹麦、法国、日本、瑞典和瑞士人瑞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参与研究的日本大学综合科学研究所教授齐藤安彦教授说,日本的人瑞目前共有6万5000人,属五国当中最多;但初步分析显示,他们整体健康状况可能是其中较差的。他指出,这些人瑞当中有硬朗,也有患病而得靠人工方式延长生命者,这意味日本须尽快加强探讨疾病预防及临终医疗等课题。

 

94岁老婆婆没老态少病痛

 

现年94岁的陈慧莲(上图),腰板挺直、步态稳健,面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至少10年。

 

除了有些老花、偶尔腰酸背痛,陈慧莲少有病症。思路清晰的她,还记得上一次踏进医院是10年前,当时是吃错东西肠胃不适。

 

陈慧莲是新加坡华人健康研究里其中一位格外健康的“超级银发族”,如今是SG90研究瞄准的研究对象。

 

出生于中国广州的陈慧莲,30多岁随丈夫到新加坡。她的62岁女儿是退休教师。

 

丈夫多年前过世后,陈慧莲没有搬去和女儿同住,选择独居联邦通道三房式组屋,生活起居自己打理。

 

陈慧莲没有特别的养生之道,向来饮食清淡。她说:“平时不吃肥肉,最常吃鱼肉、青菜,偶尔喝一杯咖啡。除了每天喝一点鱼肝油,我没有吃什么补品。最喜欢吃的是鸡脚。”

 

她每周乘公共交通到实龙岗一家慈善组织,与一群好友诵经、打坐,平时也到乐龄中心做运动,生活平淡充实。

 

对于自己高龄又硬朗,陈慧莲自认“很幸运”。她说:“活到这个年纪,最重要是身体健康,别记太多烦恼,多想开心的事。”(陈福洲摄)

 

Source: 联合早报 ©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Limited.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